一些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以生活和消费为内容焦点,营造出不同于微博、微信的一种消费世界景观,它们也在某些方面改写了“消费”。这方面的代表,在中国是“小红书”。
在最新版的《网络传播概论》中,彭兰老师认为生活分享类社交平台的是典型的内容+社交+电商的平台,其传播特点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
匿名化传播、滤镜化呈现、内容和消费的结合、媒介化的消费、群体互动下的社会化消费。
一、生活与消费话题勾连的“轻社交”
“小红书”等平台之所以能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之后快速兴起,并且对年轻用户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与它们构建社交关系的逻辑与偏向相关。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也使得这些平台可以给用户带来不同于微博、微信的“使用与满足”。
其一是交流内容的相对“安全”与“垂直”。相对政治类或娱乐类话题,生活与消费类话题既大众化,又相对“安全”,争议性话题相对较少,也因此成为一些人的避风港。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内容的垂直性也是它的吸引力所在。在微博、微信这样的平台上,虽然人们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但由于这些平台的内容线索过多,生活类的内容往往会淹没在其他内容中,且由于这些平台上受到强关系的约束,人们也会有各种顾忌。而生活分享平台聚焦度较高,话题比较集中。且平台本身采用匿名机制,这使人们可以更自由地进行表达,展现更真实的心态。
其二是生活经验分享与借鉴带来的报偿。在传统的电商平台,虽然人们可以买到各种商品,甚至可以看到其他用户对商品的点评,但这些都只是针对商品本身,基本不涉及商品的使用方式、心得、效果等。而在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人们在介绍某些商品时,总会涉及与之相关的使用体验或经验,这可以为他人提供更直接、有效的借鉴。除了商品外,人们还会大量分享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经验与技巧,这种实用性是其他平台难以企及的。人们不仅在这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还在参照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行为,甚至包括生活方式、生活目标。
其三是生活经历、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自我表达与相互参照。也有很多用户在这些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这背后的诉求也是多样的,如展现自己的努力与成功、赢得他人的认可、发泄现实中的压力、寻找他人的安慰等。人们也在以别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参照,来评价自己的生活状态。生活经验、经历的背后,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等。今天的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在不断追求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这既包括各类消费品及消费方式,也包括消费观念、文化观念等构成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表达与追求,也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一部分。
其四是生活梦想的营造。生活分享类平台让人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了解了他人的生活,以此为参照,人们也容易形成自己的生活理想与目标。这类平台也折射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呈现的是多种要素混合下的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里营造与追求的,也是一种总体的梦想。虽然生活与消费两者都是生活分享类平台的主旋律,但生活话题很多时候最终也会落实为消费话题。这些平台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时候也是从消费切入的。尽管是一种“轻社交”,但生活分享类平台对用户的影响却并非是“轻”的,相反,它们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等都形成了深层影响,并通过消费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三观”,消费这一切口也渗进了政治、文化等其他因素。
二、被展示与被堆积的“媒介化消费”
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对消费的意义,不仅是消费信息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使消费行为、消费意愿被普遍记录、分享,使消费成为一种公开的媒介化的行为。在这些平台的推动下,消费的媒介化也在拓展、深化。
“媒介化”研究是传播学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丹麦学者夏瓦指出,媒介化意味着媒介日益融入其他社会制度与文化领域的运作中,同时自身也成为社会制度。社会互动——在不同制度内、制度之间以及社会整体中——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介得以实现。另有学者认为,媒介不应理解为因果关系或作为行动的自身,而是一种形塑行动的力量。
当然,媒介化研究中的媒介,不只是大众媒介,也包括其他各种类型的媒介,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化”中的媒介,越来越多地与社交平台等新媒体相关。以往媒介化研究主要是面向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但今天,媒介化也成为我们透视与解析日常生活新图景的重要视角。
从这一视角出发,今天消费的媒介化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媒介充当了消费的中介,并融入人们的消费行为,甚至与人们的消费产生直接互动;普通个体的消费行为及消费互动在媒介中得到遍在记录与呈现;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被媒介所塑造。
虽然传统媒体时代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消费媒介化,但新媒体无疑进一步推动、深化了这一趋向。
电子商务平台使得媒介中介的消费变成常态,而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多数也兼有电子商务的功能,因此也成为了消费的中介。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社交平台,消费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自我表达内容,成为广泛连接用户的互动纽带。基于表达诉求的消费也成为一种表演,人们的消费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也是为了能向人们展示这些消费行为。人们在生活分享类平台的影响力,往往也来自他们的消费展示能力。消费什么、如何消费,很多时候也会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
普通个体消费行为的媒介化呈现,是一种新的消费景观,也是一种新的媒介景观,对于用户而言,这既是社交内容生产的需要,也是体现自己的存在感、获得他人欣赏的需要。相比思想、见解的分享,消费行为的分享对于多数人更为简单可行,这为一些人找到了体现自己存在感的新方式。一些人在这类平台的炫富(包括假富),与在视频平台的一些出位表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需要利用这个平台最重要的表演手段,来获得他人的关注。
如果一个用户的受关注度可以转换为影响力进而成长为KOL(关键意见领袖)或KOC(关键意见用户),他就有了获得经济收益的基础,在这样的动力下,人们在媒介化表演中的投入程度也会更高。
当消费被媒介化时,表达的形式也就变得重要,人们的消费要在新媒体平台得到更多关注,需要合适的文字、漂亮的与视频的包装。在今天视觉手段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直接形成感官刺激。也因此,很多生活分享平台是以为主的。如果分享的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人们在消费中的满足也会被削弱。媒介化表达的技巧与成就感,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消费的一部分。
在媒介化表达与表演的动机下,生活分享平台的消费行为或消费对象也就难免会走向“滤镜化”。虽然由于匿名制的保护,这些平台在较大程度上能展示人们的真实心态,但、视频中的人、物、景观,往往又是滤镜化的。滤镜对人、物、景色的美化,既代表了人们的审美倾向,也代表了人们设定的理想自我与理想生活。
滤镜下的风景、消费品,更容易带来诱惑,引起人们的追捧、购买欲望。即使没有技术上的滤镜,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消费行为的呈现,常常也是经过挑选与美化的,也具有滤镜般的效果。滤镜下的平台,也呈现出一个被美化的、超出现实世界的幻像世界。当人们在滤镜化的内容引导下走向现实时,却不免失望。
滤镜化的世界也加深了人们的焦虑,包括容貌与身体焦虑,人们在看到经过美化的他人的状态与生活后,会对自己产生更多不满,即使他们知道他人分享的生活是滤镜化的。
当消费被展示在媒介时,人们也需要极力解释消费的意义,由此需要为消费贴上一些符号或标签,消费的媒介化,也意味着消费符号化影响的深化。
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指出,如果消费这个字眼要有意义,那么它便是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活动。要成为消费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研究者也普遍认为,符号消费是一种无限制的和狂热的消费,因为它面对的不是具体的物品或者使用价值,而是作为一种意义的符号。符号消费,也推动了消费主义的盛行。
消费的符号化并非新媒体时代独有的,传统媒体时代,媒体通过其内容生产特别是广告,已经赋予了各种消费品符号意义,促进了消费的符号化趋向,但是新媒体时代的符号消费,有一些新的发展。
各种消费品的符号意义,不再仅是媒体赋予的,用户自身的表达与互动可能会继承或放大由媒体赋予的意义,也可能会解构、重构其原有意义。社交平台所建构的消费符号,不仅继承了以往消费符号中常见的“成功”“个性”“品位”“社会阶层”“身份建构”等常见意义,也传达出“爱国”“治愈”(如“包”治百病)“自我奖赏”“高级审美”“投资”“薅羊毛”等符号意义。不同的人都可以在社交平台找到适合他们的消费符号,特别是年轻用户。
今天年轻用户普遍面临现实压力,难以实现快速的成功,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很多时候也难以得到价值认同。但通过消费这一入口,特别是符号性消费这一方式,他们可以获得更多自我认同,也在争取更多他人的认同。无论他们的消费能力如何,都可以用不同方式来进行符号消费,哪怕有时是对消费符号的“想象性消费”。
在传统时代,人们要拥有某件消费品,才能获得其符号性意义,从而实现心理上的满足。但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在生活分享类平台中,由于人们分享的内容是数字化的,它可以是对现实的美化甚至伪造,因此,一些人可以假装自己拥有了某些消费品,进行想象性消费,即使他们缺乏实际的消费能力,这种想象性消费也可能收获来自不知情的他人的羡慕,因此,也就会带来一定的满足感。而选择迎合哪些消费符号,这背后仍是人们现实愿望的驱动。
更多人则选择用“平替”产品来实现替代性消费。所谓平替,是在某些方面相似但价位远低于理想目标的产品,平替同时也继承了理想产品一定的符号意义,尽管打了一些折扣。因此,平替不仅可以带来相似的功能性满足,也带来了一定的符号性安慰。有些人可能止步于平替,但有些人可能仍会在平替之后努力获得理想目标商品。
而某些时候,当符号消费诉求与现实消费需求发生分歧时,甚至人们可能为了符号意义,而选择消费那些与现实需求并不一致的商品,因为符号消费可以在社交互动中获得更多认同或满足。
对消费的符号意义的追逐,也体现出用户对文化资本的追求。
在消费符号中,品位或趣味是一种常见的标签类型,而在布尔迪厄看来,趣味这样的看似主观和个人化的观念,其实都展现出了结构性特征,折射着个体的社会地位、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因此,趣味对人群的区隔有着重要作用[6]。以往趣味往往需要通过实体性消费来体现,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持,但今天,人们可以用更多方式来体现自己的趣味,并以此展示或提升自己的文化资本。
对符号意义的消费,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了合理化支持,这也是它不断推动消费主义盛行的一个原因。
媒介化的消费,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消费品与消费行为,它还堆积出一种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的“丰盛”景观,在传统社会,这种堆积且以“成套”方式呈现的丰盛主要是由橱窗、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等营造,它们好似一条链条、一个无法分离的整体,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今天在生活分享平台中,人们分享的消费内容相互连接,相互呼应,相互延展,不断发出新的诱惑。人们在获得某些满足的同时,又会不断产生新的消费愿望。
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营造了一个丰富、华美的消费世界,远超于人们现实中的体验与感知。对很多人来说,这个世界里很多商品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甚至闻所未闻的,他们对更好的生活、更高的社会阶层的向往也由此被激发。很多时候,人们所关注的,不只是与自己当下经济状况相匹配的那些消费品,还有很多从别人那了解的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奢侈品与生活方式,对这些消费品与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变成一些人的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