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里提到,阿里的1688搞了个严选频道,严选频道又推出了plus会员店,直接对标山姆,以“山姆平替”作为醒目宣传语,扶持各大品牌代工厂直接做品牌和销售。
待我打开1688一看:这不只是对标山姆啊,把代工的品牌也标出来了,这真的没问题吗?
扶持代工厂面向小B和C端做品牌销售,1688并非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平台。最近三年,我们不断看到有直播电商和平台电商推出“源头好货”项目。
在这类项目中,它们主要瞄准那些大牌代工厂或产业带的知名工厂,为其提供营销渠道,以“**品牌代工厂”“**大牌制造商”的宣传语去打知名度和信任度,再以“低至**品牌几折”“零利润剔除品牌溢价”的方式促进购买转化。——你可以说,在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那些大品牌的名称。
代工厂与品牌有多种合作方式,但一般都会签有保密协议。比如:禁止代工厂擅自销售代工产品,禁止复制品牌产品推向市场等,更严格的保密协议还会规定禁止代工厂向外透露和传播品牌商名称。即使代工厂推出自己研发设计的产品,也应该与品牌客户的产品划清界限,不能侵犯到客户的知识产权。
因此,将所代工的品牌名称直接用于传播,为自己的商品品质背书,是有侵犯他人商标权或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法律风险的。
但是,最近两三年,确实不断有代工厂以这种方式进行“品牌塑造”,这是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成本上升和竞争加剧的压力。从2021年起,各种大宗原材料的成本就在飞速上涨。
对于企业来说,有两个方向可以转移成本。一个方向是向上游转移成本,考验的是企业的上游议价能力。背后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规模是否足够大。如果采购量足够大,就能够对上游施加一定的压力,转移一部分成本到上游去。
还有一个方向是向下游转移成本,考验的是企业的下游议价能力。背后取决于企业产品的毛利率,毛利率越高,对下游的议价权越强,向下游转移成本的可能性越大。毛利率存在一些影响因素,比如企业是否处于垄断地位,是否有品牌优势等。这类企业一般会通过涨价的方式来向下游转移成本。
作为品牌商的代工厂,面对品牌几乎没有议价权可言,只能默默承受原材料和品牌客户的双重挤压。雪上加霜的是,因为包括人力在内的成本上涨,很多品牌商开始向东南亚转移制造基地,寻找当地的代工厂合作。
二是来自于电商平台渠道端的驱动力。直播电商、平台电商洞察到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提升,开始扶持代工厂实现从白牌到品牌的转型升级。比如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抖音的“王牌工厂”项目、1688的plus会员店等。自2020年至今,确实出现了一些代工厂或2B转2C转型成功的品牌。
压力与驱动力共同作用之下,大量代工厂开始走到台前,希望借渠道之东风,实现从生产商到品牌商的化茧成蝶。
然而,做品牌实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俗话说:想了解一个生意的本质,首先看它成本最高的环节是什么。
对于代工厂来说,成本主要在于原材料、人工、厂房设备等;而对于品牌商来说,成本主要在于研发设计和营销这两端。从代工厂向品牌商转型,意味着成本结构的极大改变。说实话,有几个代工厂的老板能有这样的认知和魄力去做这种改变?有,但真的很少。
于是,做品牌变成了买流量,做营销被简化成了流量运营,研发设计能力变成了“**品牌代工厂”“**大牌制造商”,再用“比品牌商客户低几折”的价格去打动消费者。产品(我与大牌同一品质)、定价(我比大牌便宜很多)、渠道(电商扶持)、促销(我是大牌代工厂)——4P齐活!
代工厂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也很明确——据说1688的plus会员店目标消费群是“钱包还没鼓起来的Z世代和钱包瘪下去的中产”。作为一个“钱包还没鼓起来就已经瘪下去”的人,我是狠狠地心动了一把。
尽管,这种传播方式存在着很大的法律风险。而且我很怀疑,一旦脱离渠道扶持,这些代工厂是否有独立存活的能力。曾经靠某头部网红直播间飞速发展的某品牌,也曾遭遇过一旦停播则销量断崖式下跌的困局——这不是品牌该有的样子。品牌的样子应该是,“假如可口可乐的全部工厂一夜之间烧光,第二天,依靠它的商标就会重振旗鼓”。
曾经,有个淘宝天猫商户叫“嘉宜美”,它的广告语是“曾为世界第一家居卖场代工16年”(暗戳戳,其实就是指的宜家),然后它的线上线下店从内容到形式都模仿宜家的风格(甚至包括蓝黄配色)。这个牌子正是宜家的十几家代工厂在2012年联手推出的。据说上线10天内破百万销量,战略目标是“在2015年前通过产业链整合、特许模式迅速布局,塑造中国居家超市第一品牌”。后来,这个牌子在2012年后就销声匿迹了。
最近有个案例,给三星、小米、OPPO做代工的华勤三次冲击科创板上市,尽管2022年公司入账超过920亿,但仍然被发审委以“核心技术先进性、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等问题难住,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小家电代工企业香江电器两次更换辅导机构,也仍未顺利上市,据说也是与其缺乏研发能力有关。
代工厂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如果持续缺乏研发创新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只靠生产这一条腿走路,尽管有渠道作为拐杖,也是走不远的。
已经有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
比如以前做潮玩代工的Toycity,在做代工时就意识到生产环节利润微薄,行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乃是IP。于是,在做品牌之后,致力于中国原创IP孵化,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自己培养设计师,目前已转型成为一个手握大量原创IP的“潮玩设计师经纪公司”。在对外接受采访时,Toycity创始人表示,还要继续提升挑选IP的能力以及顾客经营的能力(原点粉丝运营以及扩圈)。
也有些代工厂总结了一套循序渐进的营销打法,比如:借助渠道扶持的机会去打大单品,打爆产品之后,再以产品带品牌,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此处应注意知名商标与品牌的区别),然后再拓展多元化新品和多元化渠道。
比如来自“中国家电之都”顺德的新宝,以前主要为海外小家电品牌做代工,2008年金融危机时海外市场需求下降,新宝开始寻求破局之路——转型为自主品牌公司。
在推出自有品牌东菱电器之后,新宝还陆续代理了英国的摩飞、美国的歌岚、意大利的百胜图等品牌。但是,作为代工厂出身对于成本极其敏感的新宝,最初在品牌投入上非常谨慎,所以一直做得不温不火。
直到2017年左右,新宝开始采用“爆款产品+内容营销”的打法,辅以“产品经理+内容经理”的双轮驱动。新宝意识到,厨房小家电的主要消费群和使用者是女性,因此,产品创新应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摩飞精简SKU,主攻厨房小家电的创意品类,比如榨汁机、绞肉机和多功能锅等,以高颜值外观(圆润外形+莫兰迪色调)吸引消费者注意,在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不断软性传播植入,成功将摩飞推向市场。
在爆款产品带动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摩飞继续推出了多功能锅等产品,营收快速增长(当然,随之增长的是销售费用。2021~2023年上半年,新宝股份销售费用分别同比上涨1.15%、8.98%、23.69%)。2022年,新宝直接收购了摩飞在中国境内、英国、爱尔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商标所有权。
这引出另一个问题:大量代工厂走到台前,对于依靠代工生产的品牌商来说有什么影响?
我相信,对于那些没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设计能力,没有建立起自身品牌资产和顾客资产的所谓“品牌”来说,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你无论在物质价值还是精神价值的提供上,都与代工厂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买你?
这件事对于品牌来说其实是个警醒,逼着大家去深度思考:
你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你所认为的核心价值,消费者到底认不认?品牌如何建立对于消费者有意义的核心价值?甚至回到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一个问题:品牌到底是什么?
代工厂做品牌,要补的课还很多,但品牌商要补的课也不少。
来源:科特勒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