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者愈加趋向理智买单的当下,“折扣”是这两年消费行业少有并且持续发酵的热门领域。
其实这种趋势早有迹象,从早期销售过季大牌尾货的奥特莱斯爆火,此后仓储会员店Costco和山姆出圈,以及疫情期间好特卖、嗨特购等尾货折扣快速扩张,再到过去一年零食硬折扣异军突起,盒马等大型零售商超也向硬折扣化转型,这股风越吹越大。
那么,这股折扣大潮背后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商业趋势?它的本质是什么,竞争壁垒在哪里?如何看待一些热点企业和现象?
为此,浪潮新消费与宽窄创投创始合伙人潘金菊深度聊了聊,作为从事消费行业投资十几年的老兵,她很早就狩猎线下各种零售业态,投资过多家头部便利店企业,早在2019年时就展开折扣业态深度研究,并在2020年初投资行业黑马京小盒,三年内增长超过十倍。
在潘金菊看来,折扣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效率的结果。不管是当下消费行为的越来越理性,还是存量时代,供给过剩导致的极致竞争,“同质价廉、质优价廉”成为了零售企业构建未来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但在折扣业态四面开花的当下,行业的野蛮无序生长其实带来了诸多隐忧:有些企业为了低价引入大量白牌,让消费者失去了基本的使用体验;有些企业单纯追求扩张速度,烧钱到处跑马圈地,却忽视了门店管理和成本控制,陷入速生速死的循环。
诚然,零售商基于新的经济形势必须拥抱折扣,但价格最低和网点遍布并非这场零售变革的制胜关键。
“白牌只是一种手段,但不是壁垒。核心还是在把商品从上游推到下游的过程中,极致低的履约成本、极致强的费率控制、极致高的货品匹配效率和流量转化率”。潘金菊告诉浪潮新消费。
除了“白牌”诱惑之外,她也强调要警惕规模陷阱。“所有线下零售商都要通过场来构建流量池,而当它这盘货的品类、成本结构和定价确定之后,消费者行为又是稳定的情况下,要开在一个怎样的场域、又能开多少家店就都有定论了”。
潘金菊之所以有能如此坚定的判断,其实也来自于宽窄创投作为一家中早期消费基金的战略选择。
在2个多小时的深度沟通中,我们理解了这家机构的基本定位,譬如在从大变量到小变量、多变量到少变量的时代,想要更精准地找到变量,就得保持高度专注聚焦,选择一条能够穿越长周期的赛道”,这是所谓的“窄”。
在此基础上,做“宽”也是必然选择——供应链、品牌和渠道之间存在竞合关系,在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里,供给侧各方所提供的价值不尽相同,所以尤其需要融入产业视角,预判演变规律,发掘投资消费供给侧中最具变量的角色。这是所谓的“宽”。
“正因为这五年来我们只做这一件事,并在对应的消费领域,都去跟它的供应链、品牌、经销商和渠道深度沟通、认真研究,所以脑海里有产业的发展演进图谱,一切都非常清晰”。
当今天大家纷纷觉得消费投资无望和行业徘徊不前的时候,其实宽窄创投的投资实践和行业思考,可以给到诸多价值指引和启发。
作为果子熟了、永璞咖啡、京小盒、赋比兴和乐饮创新等消费企业的早期投资方,宽窄这几年的成绩不俗,值得深思。
当大红利时代一去不复返,选择进入少有人走的路,从战略到战术做到极致聚焦和平衡,不论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都会生长出不少新的希望。
1、为何做“窄”:未来GP模式和存量时代决定,寻找产业变量的精准解
中国的一级市场已经发展了20多年,要说成熟也还可以,但如果跟美国相比,就会发现我们的GP模式存在一些天然缺陷。
因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主要赚的是两部分钱,一是来自于管理规模的管理费;二是基于投资收益的Carry。
这其中最大的BUG在于,一家新跑进来、规模小的机构,管理费是很难支撑整体运营的。而且,由于幸存者偏差和社会规训,大家普遍认为一直在出手、规模很大的一定是好机构。
所以过去很多GP采用的生存方式是不断扩大规模,朝着综合型、平台化方向去做:今年消费火了我就投消费,募资故事也讲消费,再过两三年硬科技火了,我又开始看硬科技。
过去二十年,中国市场环境确实非常好,各个产业都有巨大变量。对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而言,这是一个“桶里射鱼”的时代——靠着增量的红利,对一条赛道上的所有鱼都开一枪,就能射中不错的。
但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哪怕是2019年我们跑进来时,也会认为跟五年、十年前相比,各行各业变量都在减少,之前那种广撒网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了。
所以作为一家创业的GP机构,我们又新又小,加上股权投资也是一个红海市场,就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赚的是什么钱——我认为在从大变量到小变量、多变量到少变量的时代里,投资收益的核心来自于变量带来的股权价差。
在这种认知下,策略就很清楚了:要想更精准地找到变量,就得保持专注,选择一条能够穿越长周期的赛道。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叫“宽窄”,因为采用的第一大基础策略就是“窄”,只专注于消费。
就股权投资机构的商业模式而言,我们肯定没有吃到时代特别大的红利,但每天、每年坚持做一件事,就能感受到复利带来的成长。
2、为何做“宽”: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发掘当下周期的更大价值
如果说“窄”是最基本的战略,那么“宽又代表着什么呢?
我们投了永璞咖啡、果子熟了、京小盒、赋比兴和乐饮创新等公司,对消费供给侧的参与者——供应链、品牌、渠道都有涉猎。
因为供应链、品牌和渠道是竞合关系,在不同品类的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里,它们在供给侧中所提供的价值深度也是不一样的。当它在博弈过程中吃到了产业里最大的利润,就成了所谓的“链主”。
有时供应链是链主,有时品牌、渠道是链主,比如今天山姆就是链主,培养出了大量供应链企业,但在之前的发展阶段里,它也需要供应链和品牌帮助共建。
而可口可乐是品牌链主的典型代表,今天便利店里可以没有它吗?可口可乐给你分多少利润,你就只能拿多少。
所以我们所谓的“宽”,是以产业的视角,预判产业的发展演进规律,并思考不同的阶段应该投什么。
以咖啡市场为例,我们需要了解人群渗透到了什么阶段,消费者到底是功能性的口粮咖啡需求还是饮品化的需求,在这样的需求下什么样的供给侧能提供更大的价值度。
当然,我们也必须“宽”,毕竟基金只有3-4年的投资窗口,而每个产业当下的发展阶段是没法改变的,我们得符合产业的规律。
3、以咖啡、酒饮为例,如何在“宽”和“窄”中识别投资标的?
以具体行业为例,在咖啡领域,门店现制连锁品牌一定是市场上最火热、融资最多的供给侧参与方,但宽窄并没有投,换句话说,我们是如何以产业的视角思考周期与标的的?
中国消费市场的核心是消费者,所以我们要从消费者端倒推:美国市场人年均消费咖啡300-400杯,试想当中国咖啡市场来到人年均100杯这样的成熟阶段时,大家需求会是什么?
以终为始去推演,中国咖啡市场里谁能提供更好喝、更便宜、更易得的解决方案呢?门店现制肯定可以。我们就会围绕这三大去思考和判断,供给侧哪方如果能解决这些需求点,那其价值深度必然有投资价值。
在食品饮料领域,真正能做出差异化的品牌屈指可数,瑞幸和库迪的产品间有巨大差异?也不是。
所以这个品类最终成熟产业PK大概率会落在质价比上,而质价比背后必然是规模以及支撑规模优势下的资金和效率,而效率来自于组织和管理。
回到现制连锁门店,比如瑞幸通过现制解决了口感问题,通过大规模连锁及外卖解决了便利性,通过极致运营能力大幅降低了价格,这些价值度使得瑞幸这几年发展非常好。
而从资金板块来说,比如Manner的融资体量都是几亿美金起,我们这种小盘子基金其实不适合参与——对它的助力有限,也不知道最后的金主爸爸会选择谁。
所以我们会在明确地知道自己是谁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品类的规律和其中蕴含的机会,这也是宽窄没有投现制连锁门店的核心原因。
除了以终为始看问题,回到消费品创新本身,市场争夺要么从价格段切入,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使得消费交易所需付出的成本更低。
要么从满足新场景角度,比如我们永璞咖啡,除了产品力之外,它还解决居家、办公室和旅途中的便利性需求。要么从功能性差异切入,这块核心还是要依赖技术的迭代和升级。
乐饮创新就是因为其萃取技术的突破,解决了咖啡工业萃取口感逐渐接近于门店现制,我们认为作为制造供应链企业,技术突破下的更好喝的咖啡产品,应用场景的突破一定会发生。
而事实是,目前市场上一些连锁奶茶、网吧、西式餐饮等门店的咖啡产品是乐饮在做支持。
同时,因为口感的优势,瑞幸部分的冻干粉、咖啡液等零售化产品是乐饮创新生产的,今年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至少400%。
举另外一个品类的例子。2021年,低度酒特别火,很多人都去投品牌,但宽窄投了供应链企业赋比兴。虽然今年低度酒没有特别火,但作为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它现在依然有非常不错的净利润。
首先,过去赋比兴的核心客户是那些受资本青睐的新品牌,但经过这两三年的沉淀,反而是盒马、叮咚、便利店这类渠道成为了它长期稳定的客户。
其次,我们认为年轻人酒水消费的低度化趋势还是非常确定的。赋比兴正在延展相关的供应链体系,比如精酿啤酒工厂2023年已经投产。
1、宽窄消费投资的三个信条:低买高卖、投少投重、产业化
刚刚我们阐述了宽窄在战略上的选择,接下来进入战术层面。如果要说这个部分我们到底有什么特色和坚持,可以总结为三个词:
第一,坚持低买高卖。
投资最终赚的钱来自于股权溢价,要么赚一级市场的价差,要么赚一二级市场的价差。
不过总体上,“退”这件事是不太可控的,有一点玄学和运气的成分——拿一年前的半导体、新能源和今天的相比,就能发现市场变化得太快了。
不过,投的时候,是可以自己控制的。我所说的低买,指的不是完全低于标的本身的价值,而是内在价值和价格之间要存在合理性。
前段时间,我让同事把最近20年整个A股市场给予食品饮料和一般零售的PE值拉出来,发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虽然年度间会有波动,但如果以5年为一个小周期,这两个行业的PE就是在20-40之间,不会特别离谱。
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回溯过去,2021年一家门店1000万美金的估值,有些项目PS到了十几倍,PE到了四五十倍,那能赚什么钱?在这场疯狂的泡沫中,那些高位接盘的项目现在就比较难受。
一方面,这其实是被GP的模式裹挟了,比如一家规模二三十亿的机构,需要3-4年内投完,这时咖啡赛道非常火,大家都在抢那一两个头部标的,它怎么可能不出手?
另一方面,这也是符合人性的。投资是跟不确定性打交道的职业,正因如此,当下的确定性对很多投资人来说非常重要。
风口和热度代表了共识,而共识会让人感觉到安全感,能够消解焦虑,但这时候共识投资最大的问题是,资产价格过高。
所以宽窄挣的钱是非共识的。
还有一点,当经济下行或产业阶段性遇冷时,低买也能够帮你增加安全边界、提升容错概率。所以,真正能在投资市场上赚到钱的人,包括芒格和巴菲特,具备的共性就是低买。
第二,投少投重。
广撒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旦你在产业上发现一个非共识、一个长期可持续的变量、一个大赛道里的优秀创始团队,必然要去重仓。
我们一期基金总共投了13个case,其中3个的投资额就占到了基金规模50%,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是宽窄最好的案子。从账面回报来看,现在是我们正式基金的第四年,但DPI已经将近50%了。
第三,产业化。
这点其实就是脱胎于“宽”“窄”并行的策略:先寻找产业的变量,然后研究产业的规律,认清这两项后就能知道应该投品牌、供应链还是渠道。
正因为这五年来我们只做这一件事,无论什么产业,都去跟它的供应链、品牌、经销商和渠道聊,所以脑海里有产业的发展演进图谱,一切就非常清晰。
2、足够专注聚焦,持续感知产业温度,是一切消费投资能力的起点
大家也会好奇,为什么我们能够做到低买?这项能力主要来自于两点。
第一,因为我们聚焦,对于产业规律的认知足够深刻,所以能给创业者非常多扎实的建议。
第二,宽窄投了非常多便利店,很多区域龙头便利店也是我们基金的LP,所以渠道资源是宽窄作为一家消费产业机构的重要生态标签。
比如果子熟了,2020年在七八个TS(投资意向书)里,宽窄依然拿到了它的份额。
这是因为我们在和创始人交流深度分销网络的构建时,对渠道和产品的理解存在非常多的心流和共鸣感。同时,我们也确实给她介绍了很多很多便利店渠道。
所以我们作为一家新机构,哪怕在消费市场产生巨大泡沫的时代里,还是因为渠道优势吃到了红利。包括永璞、京小盒,我们也都是第一轮的机构股东。
2019年,市场上没有机构投折扣赛道,大家关注的核心还是产品品牌。但宽窄在那年5月出了一份内部报告《线下综合型零售下一个大的交易机会是什么》,里面就强调了“discount(折扣)”这个概念。
2019年底,我接触到了京小盒创始人,聊2个小时后我就把飞机取消了,最终我们聊了6个小时。2020年初,宽窄就投了它,见证它一路从当年1个多亿销售额,成长到今年10多亿左右。今天,我们对它依然抱有非常高的期许。
所以为什么宽窄能提前预判市场,大家的基本能力差别巨大吗?我觉得不是的,一定是因为保持专注,只干一件事。即便今天线下零售不火了,不好意思,你还是要把脚扎进去,不断地感知它的温度。
1、同质价廉or质优价廉,为何折扣零售大势所趋?
既然上面提到了折扣零售,也是这两年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方向,那我们来具体聊聊它。想要把握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尤其需要理解两个逻辑。
首先,是线上和线下零售商的逻辑。
在中国探讨线下连锁零售这件事,其实绕不开线上。当下众多头部品牌的成长,其实来自于线下,它们更多是从电视媒体时代穿越而来。
反观那些依托于中国电商零售成长起来的新品牌,真正能够跨越周期且形成巨大规模的,大家印象中有吗,没有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是这样分解的:很多创新品牌是靠线上起家的,但线上零售是一个绝对开放、充分竞争的无限式货架。
也就是说,一个新品牌找到了市场需求的新变量,然后冲到这个无限式货架里,一开始可能表现还不错,但如果产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化能力,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强大供应链能力就会支撑大量新品牌跟进。
这直接导致了获客成本和流量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生指数级的巨变,UE模型和盈利模式可能现在成立,三个月后就不成立了。
而且线上零售商赚的是佣金和广告,它们希望这个市场永远火热下去。基于这样的流量逻辑,留给新品牌沉淀的窗口期太短了。所以我认为,电商平台很难扶持起一个巨大、有生命力的品牌。
但线下的零售体系局限在特定的物理空间里,门店面积定了,能放多少货也就定了,所以这是一个半封闭的有限式货架。
比如山姆饮料区有36个SKU,上架一个就必然要下架一个。
一旦你站稳了线下渠道某个SKU的位置,其实就已经把一些竞争对手排除在外,所以UE模型不太会变化,可以让一个品牌慢慢沉淀下来——这也是线下为什么能扶持起品牌的原因。
很多近几年出来做新品牌的创始人来自于TMT,他们可能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感知非常灵敏,但对于渠道建设,还有大量认知需要慢慢补足。比如,经销商提供什么价值、赚的又是什么钱等等。
比如同样是推饮料,一边是红牛,一边是新品牌——红牛给他的毛利空间很小,但因为动销足够高,赚钱就很省事;新品牌动销肯定比红牛低很多,如果给一样的毛利,经销商必然不可能接受。
但很多新品牌的成本结构和定价直接导致了,它们没有足够的毛利空间可以分润给线下的渠道和经销商,这就是“先天不足”。
其次,是零售商模式的逻辑。
零售商的核心在于满足消费者对“多快好省”的需求,所有想在市场里分一杯羹的玩家都需要在这部分做出平衡。
比如叮咚买菜“29分钟到家”,便利、快捷、服务优质,但它的东西没法便宜,因为当服务层级提高,履约成本也会提高,只有足够大的毛利空间才能cover。
又比如山姆,以城市中场为流量池,提供了“快、好、省”,但为了达成更低的价格,它让服务变得更加简单——虽然商品覆盖了全品类,但产品内容层面有所降低,饮料只有36款,而之前的大型商超可能单是水就有36款。
所以零售业态的演进,一定是不断在服务内容和价格形成的跷跷板上做平衡的过程。
而由于口袋里没那么多钱了,或者可预见的收入增长并不乐观,大家的消费越来越理性。
另一方面,中国过去作为世界工厂,外贸经济非常发达,如今这个板块受到挫折之后,市场供给过剩,由大增量进入大存量时代。尤其是食品饮料领域,虽然有一部分技术变革的影响,但大概率最终竞争还是体现在效率上。
所以,可以将未来的竞争力总结为8个字:同质价廉、质优价廉。
“同质价廉”指的是,同样质量的东西,谁能把价格做到最低还能赚到钱,谁就能在市场上划出一份不错的蛋糕。
当然也可以采用“质优价廉”的模式,比如之前大家可能喝的是加了各种添加剂、生牛乳比例也没那么高的酸奶,现在有了原材料更好、更健康的发酵老酸奶,价格整体也比原来更高。
但同样是每百毫升含4.0克蛋白质的高品质产品,只要能做到价廉,也是可行的。
山姆其实就是这样,虽然大家普遍觉得它的东西有点贵,但如果看质价比,市场上几乎没有人能够PK过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折扣时代的来临必然发生,这件事我们2019年就预见到了,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当时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标志,Costco和ALDI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先后在上海开设线下门店。
2、折扣的本质:不是一种模式,而是极致效率的结果
刚刚解释了为什么折扣是一个大趋势,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折扣的本质是什么。
大家传统印象中,500ml的农夫山泉差不多2元钱,但当它进入零食折扣店后,却只卖1.2或1.5元。那么,当普世的观点变为它只值1元出头时,农夫山泉的毛利空间会下降吗?不会,因为降价的核心是中间链路缩短和效率提升。
过去农夫山泉需要通过一二级经销商再到渠道,但今天渠道说”我们来直签,越过这些中间经销商,你原来50%毛利照旧”。这样一来,门店采购价就从之前的1.2元一瓶变为现在的8毛一瓶。
所以对品牌方来说,品牌依然是有价值的。
再举个例子,ALDI是以白牌为核心的,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低价产品。同样在德国,还有一家叫LIDL,在ALDI发展这么迅速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破局,凭的就是冲突效应——在我店里,一线品牌卖得和你白牌的价格差不多。
很多零食折扣店都在做白牌,但白牌只是一种手段,它的护城河没有那么高,大家都能干。核心还是在把商品从上游推到下游的过程中,极致低的履约成本和极致强的费率控制。
当然,所有的零售都抛不开规模效应,山姆能到今天的地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在中国做了27年,2015年以前也活得非常痛苦,就是因为规模没有起来。
当单一SKU的动销到达一定阈值,这条渠道对于品牌来说就非常有诱惑力。
过去他们的增长来源是从超一线到一线、二线以及低线的毛细血管,从中国到海外市场的市场增量,但存量时代比拼的就是市场份额的争夺,品牌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动销足够好的位置,即便毛利空间没那么大。
再往后发展,所谓白牌的价值点还是来自于单一SKU效率的突破:一年卖100万和卖1亿,成本结构以及对上游供应商的影响能力都差距巨大。
当单一SKU的动销高到可以完全绕开中间的产品体系和品牌方,直接向上游定制,质量和成本就能接近于品牌——品牌尚且需要渠道去触达消费者,而折扣零售天生就是渠道,这时“白牌”的价值就超越品牌了。
山姆就会要求供应商把成本结构拆得非常细,不用担心单一销售毛利特别低,它知道你大概要赚多少钱——它就是用这种方式让大家一起把这件事做得更有效率。
所以,折扣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个效率的结果。
1、人的消费行为是稳定的,极速扩张有悖行业规律
在这两年折扣业态发展的过程中,大家很容易被当下的一些火热现状迷惑双眼,核心还是对线下这门生意的理解不够透彻。
所有线下的零售商都要通过场来构建流量池,而当它这盘货的品类、成本结构和定价确定之后,要开在一个怎样的场域、又能开多少家店就都有定论了。
有些项目刚开十几家门店,就已经十几二十亿的估值,请问它的成长规律是什么?
消费最终都是由人买单的,而人的消费行为是稳定的,不可能一天喝20杯奶茶吧?那竞争的无非就是你家里的冰箱和你的胃,比如一天得花费100元钱用于满足温饱,是花在线上还是线下,是花在奶茶还是便利店饮料上。
所以为什么我始终不太看好尾货折扣?因为预包装商品始终还是个可选的东西。
之前就有些尾货折扣店拿了大量融资,准备快速扩张,结果发现门店在增多,单店平均销售额却在下降。相比而言,便利店在温区层面做深做穿,提供的是满足温饱的必选品。
京小盒又不一样,它开在社区,必然包含生鲜部分,品类基本接近于大超市,能满足家庭70%的刚需消费场景。它的逻辑和山姆一样,精简SKU。
你想在这买到仙居的杨梅、几个J的车厘子,对不起,这是没有的——其实我认为那些高货值的商品更适合线上。
也正因如此,京小盒的渗透率非常高,虽然辐射的范围只有800-1000米,但日客流在1500-2000人。
2、构建折扣零售竞争壁垒,尤其需要注意什么?
综上,我看好的折扣零售模式需要具备几个核心要素。
首先,这件事需要从长期来看,理想的折扣店型还是需要有足够强的广谱性。比如在中国,覆盖周边2000-3000户的社区典型就具备所谓万店模型的基础。
其次,万店店型大家都能开,但零售是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生意,还是需要能够构建长期的竞争壁垒。
那什么才是长期的竞争壁垒?我有几个基本判断:
第一,我不认为白牌是壁垒。
第二,你周边还有很多其他门店,大家都是围绕着周边那3000个居民,谁能把货品的匹配效率和流量转化率做到最高,谁就能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比如你卖不卖酱油,卖几款酱油,卖哪家的酱油,又怎样定价,核心在于达成组货逻辑和消费者需求的高度匹配。京小盒就提到,要确保每一个进它门店的人,都必然带走一件商品。
同时,也不能什么规格都卖。单就可乐这个小品类而言,是卖塑料瓶装还是罐装的,卖330ml还是200ml的,这些都决定了流量的转化率。因为只有3000个流量,关注转化率的提升才能保证销售额从3万变到4、5万。
第三,折扣是一个灭绝人性的商业模式。明明它能赚20%的毛利,却要克制着只赚15%。举个例子,京小盒有款气泡水,今年1月份我去的时候销售价格是2.99元,已经是当时的市场最低价了,但5月份我再去的时候,它只卖2.58元。
孔总(京小盒创始人)说,规模效应上来后,在保持之前毛利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前端的降价,这就是他的护城河——你想要来竞争,那先跟我价格一样,如果这样你还能赚到钱,那算你厉害。
在这种抹灭人性的模式中保持克制,也能塑造长期的竞争壁垒。
而对于市场上其他的参与者来说,极致效率也是它们需要拥抱的未来。
传统零售企业的自我变革其实挺痛苦的,因为他们的流通体系和组织架构都是按照过去的盈利模式搭建的,这些历史包袱太重了。如果不做真正的断臂求生,想成为未来市场上主流折扣型选手的难度非常大。
但会员店将会是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手,山姆和Costco的未来还是蛮明确的,盒马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盒马作为一个新物种,过去在零售这条道路上进行了非常多的探索,比如精品超市、前置仓、社区团购和奥莱——口袋深的人总是比较愿意去做更多尝试,这可能是优势,但也可能是坑。
3、零食硬折扣的危机与终局,将对快消行业带来至深影响
最后,再聊聊最近大家认为很火的零食折扣。
它一定有存在的价值,但零食始终是可选的,消费者每天吃多少零食上整体是恒定的。如果门店销售60-70%的品类都是零食,那么一个城市里是不是需要有这么多、这么高密度的零食量贩,我是打问号的。
在一些中部区域的城市,零食量贩非常卷,本来就是折扣店,还一直在做活动,从9折变为7.7折、6.6折。所以部分地区的供需肯定是超配的,必然面临优胜劣汰的局面。
但总体上看,门店数量仍在快速增多,因为门店足够标准、门槛非常低、可以采用加盟。某个品牌每个月都要新增400家门店,这还只是一家的增长。
接下来,市场必然面临红海竞争,真正能够盈利的门店会减少,产业链和店型都会寻求新的转型和变化,比如调整货盘。
而这种速度的扩张也带了至深的影响,很多快消标品的流通体系会发生巨变。
因为零食量贩店都是向品牌现金直采,才能保证前端足够低的定价。但这盘货一旦进入地域的毛细血管,品牌的价盘还能回得去吗?
我认为,所有品牌标品的价盘未来2年内必然都会经历这波洗礼,这对整个上游经销体系、经销商的生存都会产生新的深远影响,中国快消市场流通经销体系的变革刚刚开始。
来源:浪潮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