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喜好与营销的关系

1

在中国,有一个群体最能够反应行业兴衰,甚至整个经济的繁荣程度。这个群体就是丈母娘。

上世纪八十年代,丈母娘们带动“三转一响”的消费,九十年代能够一手带动家电“四大件”的蓬勃发展;本世纪的丈母娘能够拉动股市,抬高房价,促进汽车消费,让中国经济大火二十年;现在的丈母娘能够制造考公考编浪潮,势不可挡。

丈母娘喜好与营销的关系-传播蛙

至于捧红董宇辉们,不过捎带手的事。丈母娘们不消费,全社会直接“内需不振”,丈母娘不看好的行业,很容易就凉了。所以,一个行业甚至整个经济环境,都可以设置一个“丈母娘指数”:丈母娘们看好的行业,大概率会火;丈母娘们一定要让女婿买的产品,肯定能畅销。如果丈母娘开始替女婿省钱了,愁女儿出嫁的丈母娘变多了,经济肯定就不景气了。是不是听起来就非常“靠谱”?比老外们发明的那些“口红效应”(经济萧条口红热销)、“裙长理论”(裙子长短反映经济兴衰)靠谱多了?

是不是更接底气,更符合咱们国情?丈母娘们这个群体,是用实际行动来投票的。跟网上喊打喊杀、现实中看到小偷绕路走的情绪宣泄者,号召反对美帝、却在那边买房的“口力工作者”相比,“丈母娘”们的偏好是用具体的、有代价的行动来体现的,代表着最真实的民意,代表着最准确的大众认知和行动。

丈母娘喜好与营销的关系-传播蛙

这在行为学上叫“行动展示偏好”,俗称:“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那么,“营销”作为一个职业、专业,能不能有良性发展,跟大众认知也有着很深的联系。不过,目前状况很糟糕,“营销”的“丈母娘指数”很低。

2

有意思的是,西方的“营销”也曾经被广大人民群众误解,长期遭受丈母娘鄙视。张闯教授在《营销思想史》中记载了一段有趣对话。背景是美国60年代,一名教授发表在《市场营销杂志》里的模拟对话。——“你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搞营销的人吗?”——“谁会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大吹大擂的推销员呢?”看到这里,中国的营销人是不是也很扎心?在中国丈母娘眼里,“营销”这碗饭也上不了什么台面,虽然还不算鄙视链最底端,也就是排在公务员、医生、教师、科研人员、工程师、企业主、财务人员、码农、公司管理人员、艺术从业者等等,大约100个职业之后吧。总之,不算个“正经工作”。

老苗曾对非业内人做过一个小范围调查:“能说会道”、“喝酒”、“脸皮厚”是三个关键词,是第一联想梯队;“经常出差”、“应酬”、“送礼”、“拉关系”、“吹牛”、“不稳定”,唯一一个正面词叫“见多识广”,一个让丈母娘们没把这个职业彻底踩到脚下的词,叫“收入还不错”。还有一个我也没想到的词,叫“出入不良场所”,这都是什么清奇脑回路?

丈母娘喜好与营销的关系-传播蛙

以上十二个词一组合,差不多就是大众眼里的“营销人画像”。观念塑造行为,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更是影响巨大:“营销”被深深误解,从业者到企业,从企业到消费者,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3

首先,大众认知影响企业认知,“丈母娘”们的共识会形成企业共识。如果一家企业的生产、采购、研发、财务、人事等统统认为,那帮做“营销”的同事就是“大吹大擂卖货”的“大忽悠”。那他们也就无法真正了解这些同事们的工作,更别提做好工作配合。那公司里所谓的“市场导向”,也就永远是一句空话。

大众的认知还会严重影响老板认知。毕竟没有多少老板接受过专业的“营销”培训,虽然他们可能“营销”做得还不错。头几年,给东方甄选供玉米的某商家,网上直播“某某甄选玉米三块六一根”,直接玩背刺。而网红辛巴则以“农民儿子”身份痛批东方甄选,说成本只要“七毛”。这就是很多企业的所谓“营销”,其实都是反营销的、反市场规律的。所以老苗说,“每个中国式老板,心里都住着一个‘东北农嫂’”。

丈母娘喜好与营销的关系-传播蛙

如果老板对“营销”的认识是这样的,那么他们倡导的“全员营销”,就是“全公司都要卖货”;他们倡导的“关系营销”,就是搞定各种“关系”。在反市场规律上一路狂奔。

4

媒体宣传和大众娱乐作品会投大众所好,在自媒体浪潮下,更加变本加厉,更加没节操。媒体喜欢揭露“某某高价商品,成本只要一块钱”的“行业真相”,“某某绕开中间环节,直接把农民蔬菜送上市民餐桌”的“卓越社会贡献”,这些都似是而非。写这些新闻的人,缺乏起码的商业常识,却喜欢站在“群众利益”的制高点上指手画脚。

我们有上亿人从事营销相关工作,但电影电视小说等大众娱乐作品中,这个庞大群体居然是隐身的。偶尔出现,要么是油嘴滑舌的猥琐男,要么是为了业绩不惜出卖一切的势利女。媒体和大众娱乐作品,强化大众的“刻板印象”。再加上自媒体助力,“营销”和“营销人”彻底被污名化。

于是,营销人所处的环境就变得越来越恶劣。出现了营销人根本就不会“营销自己”的诡异现象:营销从业者的水平越来越低,企业的市场运营水平也越来越低。“流量思维”、“快速变现”、“简单粗暴”、“全网最低价”等等越来越普遍。营销专业学生说“在学校学的没用”,企业说招不到合适的“营销人”,家长和张雪峰们说,千万不要让孩子学营销,学校开始取消“营销专业”。貌似不合理,实则是必然。每一个大的社会浪潮,都是社会观念塑造出来的。

5

60年代的美国,还没有成为“科老爷子”的科特勒先生,带领一众学者和媒体,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营销观念拓展运动”。“营销”光荣地“洗白上岸”。不但跟其它职业一样受人尊重,而且在市场化环境中,让每一个职业都有了“营销”属性。可以“营销”的对象,也扩展至各行各业:有形的商品、政府、城市、宗教、人物、服务、理念等等,一切皆可营销。

科老爷子也因此被尊为“现代营销学之父”。毫无疑问,我们也需要这么一场运动,让社会对“营销”的认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回到它该有的样子。但时代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我们的手法也应该不一样。6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还是中心化媒体时代,通过学者和媒体就能把一个理念推向大众。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去中心化和圈层化的时代,光依赖学者和传统媒体就搞不定了。我们更需要大众对“营销”有起码的认识。要让丈母娘们知道,“营销学”是研究市场运行规律的,不是研究“忽悠人”的;知道“营销”的底层是通过“满足市场需求、创造顾客价值”来盈利,而不是通过吹牛拉关系来盈利。

大众观念决定大众思潮,大众思潮决定历史走向。

丈母娘喜好与营销的关系-传播蛙

6

首先学界要努力。这么多年的“营销”学术工作中,有两个大问题需要矫正。一是作为一门社会实践科学,“营销”教学的实用性不够好,这在很多高校中存在。第二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把“营销”这个错误翻译给纠正过来。

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错误名字就直接把人带沟里去。望文生义,是大众认知的习惯,一个错得离谱的名字,是大众误解的起点。更重要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超过一亿的“营销人”和企业管理者,每个人都有义务向身边的人讲讲正确的“营销”理念,说说“营销的正道”。相对于只有几万人的学界人士,这个群众基础就要庞大的多,力量更是大得多。只有所有“营销人”都动起来,才能形成全新的大众认知。如果“营销人”不自救,谁也帮不了我们。

最后,就是希望一些媒体和自媒体内容创作者,下限稍微高上那么一丢丢,少为了吸引眼球炮制那么多反智内容:把造谣自媒体叫“营销号”,把反市场手法叫“营销套路”。更不要跟成功学一样,整一些似是而非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的观点,什么“产品是1,营销是0”,“比营销更重要的是运营”,“流量是商业的本质”等等。当然,这帮人是跟着大众认识走的,大众对“营销”有了起码认知,这些胡说八道的东西也就没有市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改变了“丈母娘”,也就拯救了“营销”。

来源:老苗撕营销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