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支付宝用微博的抽奖,找到了三百万分之一的幸运儿「信小呆」,在营销行业掀起了滔天巨浪,300万的奖品,成就了2亿+的浏览量,222万+的转发,90万+的评论,被称为是营销行业的经典案例。
7月底,支付宝再出抽奖转发活动,这次支付宝要寻找的是「宝呗青年」,据微博公开数据显示,抽奖原贴转发已达65.8万,评论19.9万,点赞13.5万。
是什么力量引起了网友的争相转发?依然是吸引力十足的「超长奖单」,这次的奖单既可以听演唱会和体育赛事,还能学习更多文化知识及旅美游学,更重要的是能享受余额宝百万体验金的利息,这大概就是身心共同进步吧。
01支付宝抽奖活动,能给品牌带来哪些收益?
去年锦鲤之后,产生了很多锦鲤活动,但是没有一个像支付宝的抽奖活动一样刷屏。支付宝玩的抽奖,究竟能给品牌带来哪些收获?
1、抽奖活动自带吸引力,降低运营成本
对消费者来说,转评就有机会中奖的游戏规则,给大众带来「不劳而获」的错觉。原本每个人都有一种侥幸心理,想到万一中奖了呢?这种以小博大的抽奖形式自带吸引力,引发大众参与其中。
对品牌来说,营销活动层出不穷,而仅仅依靠品牌文案就想要吸引到消费者注意力的时代已经过去,更别说把流量转化成购买力形成成交了。品牌想要拔得头筹,就需要为自己的活动找一个简单粗暴直击人心的噱头,在吸引消费注意力、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销量上的转化,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
2、文化加持,保持用户新鲜感
在这个网络新词不断更迭的年代,品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求知欲,会特地根据自己的活动或者品牌调性去制造适合品牌的新词,这次抽奖活动,支付宝就缔造了「宝呗青年」一词,文化的加持,给了消费者全新感受,并保持了用户对品牌的新鲜感。
支付宝提出「宝呗青年」的概念,引导用户进行对号入座,扩大了品牌及活动影响力的同时,拉近了用户与品牌之间的距离。
3、奖品具体化,形成强烈的冲击力
如果说抽奖是一种引发大众转发和关注的噱头,那把奖品具象化,就是为了给营销活动加码,给人形成能捡到便宜的错觉。
仔细看这次支付宝活动的套路,还是熟悉的配方,简单粗暴的产品罗列,双微联动发起抽奖活动,引发大众在社交媒体平台转评产生传播,最后当然是公布中奖人员名单了。
虽然有人说,这种营销形态属于重复简单且可以大批量展开,可能走不远的担忧。但是,目前看来,消费者对奖品和抽奖的热情依然没有减少,65.8万的转发就是此次活动依然活力十足的最好证明。
02支付宝刷屏案例的背后,这些营销策略值得学习。
支付宝频繁制造现象级的刷屏案例背后,除了利用到了人性的弱点外,支付宝用哪些「套路」引发消费者自主转发,产生传播裂变引起刷屏的?
1、利用人性的弱点,大玩营销心理战
人之本性就有着「贪」的弱点,深植入人性深处的弱点,是不易改变的。品牌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做噱头,可以说是一门最容易被看穿,也是非常有效的营销策略。这种心理战,可以说缔造活动的品牌,就是人心的「操控者」。
而品牌活动玩的也是弱点营销,针对消费者与生俱来的弱点,抓住一部分人想要中奖、想要一夜暴富、想要转发赢得好彩头的美好愿望,而产生了消费者的弱点被营销、需求被品牌开发、某些物质愿望被品牌满足的可能。
2、旧瓶装新酒,为品牌背书
抽奖活动并非一个全新的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很常见的活动。为什么支付宝这个活动能吸引到全民参与?
支付宝的抽奖活动吸引了大批品牌的参与,看似支付宝带着品牌玩,实则是这些品牌为支付宝活动做了强大的支撑和很好的品牌背书,增强了品牌活动在市场上的承诺强度和信誉度。支付宝本身就是一个有超大用户群体的品牌,有了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加之三方品牌的认可和肯定,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3、制造网络话题,玩转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可以说就是「喜新厌旧」的,ta保持着高维高频的特点。而支付宝借用超大额的抽奖活动,成功把自己的营销做成了一个低频活动,在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的同时,引发大众围观,自主形成社交话题,提升品牌及活动的曝光量。
就拿支付宝这次寻找「宝呗青年」的活动来说,一条微博达到近20万的转发,产生100万+以上的阅读,可以说是满足了品牌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以流量为王的营销诉求。
最后想问问,引发支付宝活动刷屏的因素,你认为还有哪些?
作者:华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