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最大的特色是通过更多的是站在营销的角度去思考用户增长。和《增长思维》一书部分上重合,但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更加踏实,更偏重增长思维里面的认知环节,利用品牌和营销塑造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从而影响用户,实现用户的增长。
痛点
产品要解决用户的痛点,大多数创业公司的产品就是无法找到用户的痛点或者所理解的痛点只是伪痛点。增长的基础就是验证PMF(产品与市场匹配)
考虑痛点要四个元素
- 1、用户
- 2、场景
- 3、问题
- 4、动机
以下几个场景,用户的痛点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吃饭,动机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痛点就不同。
用户 | 场景 | 问题 | 动机 |
张三 | 下雨天中午要吃午饭 | 不想淋雨 | 懒惰 |
李四 | 第一次约会请吃饭 | 不知道去哪里吃 | 获取认同 |
王五 | 想吃点美食 | 不知道有哪些美食 | 追求快感 |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思考痛点
- 生存:影响个人人身或财产安全的。
- 效率:人类天生就是懒惰的。
- 价格:用户有占便宜的心理。
- 角色:社会化的自我。
- 精神:内在的满足于完善。
每一个产品都可以对标以上一个或者几个维度。
北极星指标
衡量产品增长的决定性指标。
里面比较有价值的一个想法就是北极星指标是可以拆解的
比如购物网站的衡量指标是GMV
下面一张图,说明了指标是如何拆解的,通过拆解化的指标,驱动不同部门的产品进行工作的分解,实用价值比价高。
根据这一张图,可以把转化率更加细化(按照渠道维度、购买过程、营销活动,营销活动等)。
营销层面
本书更多的是营销层面的拉新,需要了解人的行为原动力,人的行为原动力可以分为三个部门
- 1、动物本能:来自于人最原始的冲动以及动物的本能习惯
- 2、社交驱动:来自于人类特有的社会属性,主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 3、情感刺激:来自人特有的情感的刺激
上图简单的做一个总结,考虑到每一部分都可以一个很宏大的研究课题,后续会专门写一下情绪方面的文章,毕竟情绪是人所有行为的底层动机。
总结
增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从获客环节涉及到的营销部门,到转化激活涉及到的产品和运营部门,再到留存涉及到运营和客服部门,每个环节都有无数可以优化的空间。
增长是一个实践的操作,熟悉方法论只是有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方法论并不能带来增长,必须靠对过一个过程的持续优化,实践、反馈、总结、再实践,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保持定力,方能实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