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威汤逊(JWT)被数字营销公司伟门合并的那天,广告领袖在社交媒体上集体哀悼,为一个时代的消亡唱响挽歌。
JWT曾是4A的象征,无数广告人的灯塔。塔倒了,命运却早有预告。《定位》这本书的合著者--阿尔·里斯,最早预告了“广告行业的衰亡”。
2002年,他在新书《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中写道:“成功的品牌是由公共关系而不是广告打造,品牌首先是通过公共关系深入人心,然后才由广告来捍卫品牌。”
此前,百年广告老店在世界范围内,被国际广告集团大肆收购,公关是当时资本最青睐的宠儿;2002年之后,以中国内地为例,广告集团不仅在公关媒介领域跑马圈地,国际公关公司也相继进入内地,抢夺市场。
公关行业进入了辉煌腾达的20年,但广告营销百年演进的科学体系、艺术思想似乎戛然而止了。至少在中国,广告公司旗帜鲜明的个性与文化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营销公司的方法论好像失去了活力,过时的理论被新瓶装旧酒或老调重弹。
2009年,在《显而易见:终结营销混乱》这本书中,特劳特也发现了营销世界分崩离析、理论混乱不堪的真相。他指责道:“广告人只会寻找创意,而非营销的真相。营销人员患上了大企业狂妄症,深陷复杂的方案中无力自拔。”
2011年1月,美国杂志《Fast Company》刊登专题“被谋杀的麦迪逊大道”,预言广告已死,2018年,在智威汤逊的旗帜轰然倒塌之前,扬罗必凯早一步与数字营销公司VML合并,对于未来,广告人心中早有了答案。
JWT像是国际广告集团利益导向的牺牲品,互联网与数字科技成为压倒百年老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大象转身,更难,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回到最初的开始---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大繁荣时代中,寻求答案。
是时候,对“概念”做一个全面回顾了。
01 “营销”领域:
营销组合向4Ps方向发展
1953年,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博登提出了营销组合的概念及12个影响要素后,营销人第一次意识到市场需求受到“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进入60年代之后,美国市场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转变。在组合营销这个大的营销观下,一些不同天赋技能点的营销大师,凭借其理论创新带领行业走向了不同分支。
横向,基于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目标,组合营销理论以4Ps组合为开端,沿着“产品策略”的发展路径扩张。纵向,则伴随着定位理论的提出首次,营销人开始关注“消费者心智”,从服务到忠诚度,离消费者越来越近。
1、4Ps理论,基于产品的横向派生
理查德·克莱维持教授,首先把“营销组合”的12个要素归纳为产品、订价、渠道、促销后,1960年,麦卡锡将其总结为著名的4P,并增加了策略(Strategy)因素,统称为4Ps组合。
营销组合从学术领域走到商业应用,4Ps是一个开端。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中推广4Ps组合,进一步确定了该理论在营销领域的地位。同时,紧随时代发展,科特勒对4Ps理论进行了横向的补充扩展。
1986年,在“全球营销”这个堪称里程碑的概念被提出3年后,基于美国贸易全球化环境,对影响市场占有率的营销因素补充,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大市场营销”概念,并改善了4Ps组合,即在原来的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政治力量”、“公共关系”,4Ps进而发展为6Ps。
同年,科特勒进一步把6ps 发展为10ps。他把已有的6ps 称为战术性营销组合,新提出的4P:探查、划分、优先、定位称为战略营销4P,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10Ps营销组合理论。
10Ps的概念结合了70年代的定位理论与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提出的市场细分概念,以在本土市场中找到新市场增量为目的。6Ps组合则主要应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定市场,立足于国际化市场开拓。
总的来说,4Ps组合体系及其衍生都是以产品为重心,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
2、定位,以消费者为中心纵深发展
20世纪70年代,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了定位理论。同“全球营销”的意义类似,定位理论扩大了视野和格局,让营销科学家对“产品本身”的关注,转移到对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心理之上。
当时,美国市场的竞争加剧产品供不应求,迫使消费者在同质化的产品中做出选择。所以定位理论的核心不是围绕产品做营销,而是先是找到产品的差异化,然后再将其定位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是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思路。
此后20年,以定位为标志,从用户服务关系到用户忠诚度,组合营销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加强。
1981年,布姆斯和比特纳认为企业将营销战略侧重于销售和广告,必然会忽视消费者服务与长期关系的建立,随即建议在传统市场营销理论4Ps的基础上增加三个“服务性的P”即:人、过程、有形展示,也就是7Ps营销模型。
7Ps模型启发了营销人对营销服务的探索。1994年,哈佛大学教授瑞查德和塞斯研究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的关系,发现顾客满意与忠诚才是真正决定利润的主要因素,于是提出3r+4ps组合,3Rs即顾客保留、相关销售和顾客推荐指标。
于是,以顾客忠诚度为标志的市场份额的质量,取代了市场份额的规模,成为公司的首要目标。“服务营销”的理念诞生了,并在商业实践中被广泛传播。
02 广告领域:
创意革命时代
与营销行业不同,广告的发展初期更偏向于”销售术”。
少有资料揭露智威汤逊、扬罗必凯等百年老店在20世纪初期的方法论。我们大概能了解的是他们最早引进了策略部门与广告效果检测,让广告行业旗帜鲜明的分为了软性推销派(情感氛围派)以及硬性推销派(原因追究派)。
前者主张广告建立在消费者获得的满足感的基础之上,后者主张广告必须提供一个切实的销售理由。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推销,广告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一阶段广告的特点都是以销售员为中心,广告的角色是为销售员服务。
直到20世纪50年代,达彼思广告公司董事长罗塞•瑞夫斯提出了USP独特销售主张理论后,广告中错位的角色扮演才有所改变。USP理论认为产品中必须有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这个主张是一个独特且强有力的利益承诺,广告开始真正为产品服务。
而进入60年代之后,当营销人在思考如何将过剩的产品出售给消费者时,一部分广告人乘上了大众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东风,广告行业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这个阶段的广告目标仍然是销售产品,但广告创意已经被最大化认可。
1、广告“三旗手”掀起创意革命
60年代也就是著名的“创意革命时代”,以广告三旗手为代表分为了三个创意流派。
李奥•贝纳是芝加哥派的代表,相信“产品即英雄”,广告要挖掘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标志性案例案例是一则有关“肉”的广告。在这部广告中李奥贝纳没有提到产品的卖点,而是挖掘了肉类色彩背后的食欲和煎肉的滋滋声,USP理论中的“利益点”得到了衍生。
大卫•奥格威是广告科学派的代表,提出了BI(Brand Image)品牌形象理论,他主张“建立清晰明确的品牌个性”,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产品功能利益点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奥格威的形象论认为消费者购买时看重的是实质与心理利益之和,他们都包含在形象化的品牌之中。
DDB的创始人之一,威廉•伯恩巴克代表广告艺术派,强调消费者对广告表现的感性参与冲击力,最能代表伯恩巴克观念的ROI理论指出,一支好的广告应具备三个基本特质:关联性、原创性、震撼力。
从后来者的角度来观察,由于当时很多知名的广告案例其实可以归纳在“品牌形象”之下,比如李奥贝纳为万宝路拍摄的广告。所以,有学者也将这段时间称为“品牌形象”的年代。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精信广告公司提出了著名的“品牌个性”的新概念,至今影响广泛。而USP理论一开始主要强调广告需要突出产品卖点,在90年代后也引申为一种品牌创意的价值主张。此时,品牌已经是广告理论中最热门的话题。
2、广告创意的效果测量进入新阶段
1898年艾尔莫·李维斯首次提出了“AIDA”的推销理论,即引起注意、产生兴趣、培养欲望、形成记忆、促成行动,斯特朗其引入广告效果评价中,成为第一个广告测量的模型,后来有学者在模型中增加了M(记忆)或S(买后满足)因素,AIDA变为了AIDMA或AIDAS。
这个路径和4Ps理论的变化方向一致,横向补充发展。有了测量理论思路,广告效果研究也就有了发展大纲,在60年代后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以1961年,美国广告学家R·H·科利推出DAGMAR(达格玛)模式与6M方法为标志。科利认为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过程经历,知名、理解、信服、行动四个阶段,广告效果测量则要从商品、市场、动机、讯息、媒体、测定六个目标逐级进行,广告的效果测量有基本原则和方法。
同年,罗伯特·J· 勒韦兹和加里·A·斯坦纳提出了L&S模式,即认知反应,情感反应和意向反应三个部分。该理论认为以传播效果衡量广告效果才是基础,建立起广告传播的效果层级模式。
达格玛模式关注了消费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但无法准确测量单一广告的效果。但L&S模式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被测量,广告的传播过程能够更好的被评估。
学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引导了广告的测量的商业化发展。1968年以后,博报堂、电通、万年社等都设置了广告效果评估实验室。博报堂有HAAP、日本电通有CSP、李奥贝纳CAPP模型测量,除了CAPP增加了品牌以及买后满足因素,这些模型都大同小异。
以CSP模型为例,当电通在发布完一篇稿件之后会先从媒体的到达率、平均达到次数、媒体总到达率计算广告的效果进而推算广告的相关数据。最后根据DAGMAR来计算消费者心理变化以及行动效果。除了媒体到达率有数据指标外,每一个阶段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测量,工作量庞大。
进入70年代到80年代,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广告公司开始了系统的广告效果研究。从一开始评判广告效果的因素,主要集中在阅读率视听率等方向,后来上升为对广告整个销售效果瞬时效果和长远效果的综合评估,更看重长远的品牌效果或者消费者态度等。
03 大整合时代:
殊途同归之路
其实,在60年代以前,无论是营销还是广告服务的主体是“产品”。产品过剩了,就增加产品服务提升附加价值。
60年代之后,当产品与服务逐渐失去了差异化,制造商开始赋予产品个性和精神以获取消费者的认同,目的都是为了产品销售。
这种状况随着一个全新的变量而被改变,它既不属于服务也不存在于用户心智。它摸不着、看不见,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消费者购物决策---品牌诞生了,虽然至今它也没有明确的定义。
90年代初,大卫·阿克在《管理品牌资产》一书中,第一次认可了品牌的价值。就像人类第一次意识到万有引力,品牌不再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形象或个性,而是一种有型的资产、无形产品,大整合时代到了!
1、整合营销的“品效合一”
1990年,罗伯特,劳特朋向4P理论发起了挑战,提出了4C理论。他认为营销应该是以客户为中心,应该关注并满足客户在成本、便利上的需求并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不应该是消费者请注意,而是“请消费者注意”。
毫无疑问,4C理论启迪了在美国西北大学执教的唐·舒尔茨教授。20世纪末,它提出了整合营销传播IMC的理念,认为应该用4C和5R来代替4P。同4C理论相同,5R理论同样是以“客户为中心”,提出在关联、感受、反应、回报上与客户建立长期互动关系。
有关客户和消费者的区别,我们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是企业产品、服务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而顾客则是指与企业直接进行商业交往的人或群体。用现在流行说法,即是被赋能的所有个体。
当时,有关IMC的讨论很多,从营销模式还有战略模式方向上都有多观点。但舒尔茨认为IMC应该代表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即利用一切公司和品牌能接触到的信息员去吸引消费者。所以,IMC最初的许诺其实是通过建设一个全面的结构,从而建立一企业统一形象。
舒尔茨提到的形象就是品牌,所谓的统一是指品牌形象的有效统一,也就是“品效合一”。这个概念和我们现在说的“品牌宣传和效果转化”差异很大。
舒尔茨进一步补充,IMC是一个由客户信息主导的系统,一种对客户感知的理解和品牌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根本的方法,通过这一方法所有传播投资策略都可以被评估,因为它的终点,在对客户和消费者的实现价值和潜在价值进行估测。
总之,现在的主流观点都认为IMC整合营销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辅助品牌建设,二则是解决投资回报率也就是ROI的问题。
多提一句,在整合营销推出之后的很长时间内,我们都忘记了ROI这个词。前几年又重新提及,甚至将2019年称为品效合一元年,实际上变相证明整合营销的效果已不如从前。
2、广告行业的品牌整合
90年代,学术界有关品牌的研究到达了顶峰,“品牌冰山”、“品牌群”、“品牌生态环境”各种新概理念层出不穷。而外资广告集团,也在上世纪 90 年代刮起“品牌风”,重新规划自己的作业理念和程式。
奥美提出了“品牌管家”,并在90年代末进一步提出了“360品牌”理论模式、萨奇提出了“全球品牌策略”、电通提出了“品牌传播”、达彼斯则以“品牌精髓”为出发点重新规划 USP 广告提出了“品牌轮”、智威汤逊从以前的“汤普逊方式” 到“全品牌传播”转变等等。
除了管理模式外,广告公司还在广告测量领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实践。
比如,李奥贝纳就专门建立了 “李奥贝纳消费者访谈小组”,横跨中国六大一线城市,作持续性的研究以深入地揭示人类的洞察力。博报堂有著名的“生活综合研究所”主要任务是观察全日本的消费者,帮助洞察需求和欲望、扬・罗必凯开发了品牌资产评估工具、精信针对电视广告监测制定了最佳媒体策划方案的工具 SPARC。
在2002年左右,经历一波国际广告集团的收购并购后,这些广告集团更加强调用技术来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越来越重视研发力量的配备以及开发专有工具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所以,给我们留下了一种理论、方法论缺失的错觉。
90年代之后,营销和广告行业殊途同归的走向了品牌之路,而作为一种新物种,品牌在整合营销的策略下蓬勃发展。所以,我们把1990年代之后称为“整合营销”的时代也毫不为过。
3、2000年之后,哪里出了问题?
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整合营销观念越来越流行,也在互联网新技术、资本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广告营销的理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总结。比如整合营销,就有人结合品牌理念,总结了一套BIMC理论(品牌整合营销),还有人加入了网络营销的概念,发展为E-IMC(网络整合营销)...
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了CCDVTP价值营销的新模式,舒尔茨认为传统的4P营销理论应该被新的SIVA理念代替,特劳特在新定位之后又重新定位。电通集团针对互联网时代提出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后来又更新为SIPS。有自媒体基于数字营销的观点还提出了链路营销的新思考...
心理学在广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不仅会在PPT中加入aida公式,还会提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移情效应,心理定势...奥美一开始在《奥美观点》中强调大创意与品牌整合,又在2009年的《奥美的数字营销观点》中力捧数字营销。而在数字数字营销广告领域,几乎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型。
概念很多,方法论不少,好像并没有改变传统广告行业整体疲软的趋势,也没有产生过一只广告、一组营销带火一家企业的案例,一定是哪里了出现了问题。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