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元就是基于一个可复制的共同的基本价值要素,在不同语境中可以不断扩散变异的文化基因。其中可“复制性”和“共同的基本价值要素”决定了沟通元的不断扩散性。沟通元之所以能不断扩散,是因为人们具有某种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认同,在这样基本的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人们寻找某种可把握的、可复制的元素进行再次传播。其中每一个个体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都会呈现基于个体文化背景和特殊理解的“变异性”,形成沟通元扩散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文化元点
沟通元是基于文化又超越文化的传播元点。人们被某种植根的文化所俘虏,一旦那种文化符号所呈现的意义超出了你原本认知和期待,这个符号在你的内心便产生了冲突和偏离原本意义的见解。如果这种见解正是你可遇而不可求的期待已久,你在叹为观止之际,会毫不吝啬地将它保留在记忆之中。当然,在数字传播时代,除了记住,你还会分享、传播,甚至再次解释,希望让更多的同好看见他,并且与你有共同的感受和体验。这种可能启动多次再传播功能的沟通元,在品牌结构中至关重要。这就是沟通元的文化元点。没有文化元点作为沟通元的前提,沟通元便缺乏根基,很难深耕。
沟通元的引爆,不仅需要明确的文化基因,还需要拥有独特的关联性创意和巧妙的创意表现。对于品牌的协同创意,难度比张艺谋要大得多。品牌与消费者的弱关系,根本无法与四年一度关注度本就极高的奥运赛事相比,甚至难以与张艺谋本身出任奥运会宣传片导演相比。这是不同层面的文化基因的基础决定的。因此,大众文化符号的沟通元引发协同创意的参与可能性更大。比如之前所例举的‘舌尖上的中国”、“杜甫很忙” 等等。对于与品牌传播,含有大众认同的文化符号的沟通元在参与度上明显占优势。可见文化元点对于沟通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