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案例来自giverny童鞋,所拆解的【何川的管理课】免费领书活动~
1
优质案例拆解
案例名称:【何川的管理课】免费领书活动
案例行业:知识付费行业
拆解作者:giverny
案例目的:拉新、留存
案例标签:邀请助力、领取实物奖励
案例路径:
图文广告引流,用户点击进入——长按识别图文内领书海报——关注公众号1——生成带用户的邀请海报——用户分发海报,邀请助力——完成任务——填写收货地址——收到书籍
用AIDTAS模型拆解
一、attention吸引注意力
公众号底部直接放出【免费领书】,作为吸引注意力入口,然后通过一篇图文,介绍活动。
二、interest 激发兴趣
通过文案:0元包邮免费领书,累计包邮送出15000+本,活动真实有效,免费,以及客户见证截图等图文来吸引客户兴趣。
三、Desire 点燃欲望
实物书本多样性,以及标出书本多少册,原价多少元,海报的书图、0元、免费等字眼、赠送数量、价格三者激发了用户的获得欲望。
四、Trust 构建信任
通过引文开篇的文案,寄出数量以及客户参与活动见证截图,让用户参与时充分相信
五、Action 行动
用户想要获得书本,于是开始行动,扫码关注公众号1(引文内所有海报,分别含有4个公众号,用户根据自己想要获得哪些书本,就扫码不同海报,关注不同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1后,出现【如何领取说明】推送。领取方式:分享海报,邀请8位好友扫码关注即可。
1、公众号关注推送,接收海报
上图关注推送中,点开【点击查看商品详情】超链接到书本商品商城。邀请助力,弹出分享海报,与关注推送的海报一致。
2、海报分享群或好友,邀请扫码关注后,需要回到关注的第一个公众号,即帮你生成邀请海报的公众号,这里是【何川的高薪课】,查看任务情况。
3、邀请人数达到8人后,公众号直接发出收货地址,填写等待收货。
六、share 分享传播
分享分为两个路经,第一,是在邀请助力的时候,会让助力的朋友注意到,参与进来;
第二,在用户真正收到书本时,实现人际和口碑传播,下面是我邀请助力时,朋友参与的截图(是真实的)。
1
案例亮点及可复用的点
诱饵吸引:
亮点1:设计活动人员,把活动的诱饵设计得比较吸引。
收到书本(正不正版不说)一般有4-10本,数量比较多,用户得到感是很强的(书籍的成本+邮费,而且是大量赠送,所以这个个人觉得是需要一定投入的)。也因此舍得投入,成为他的亮点。
矩阵承载:
亮点2:不同领书海报,9张,放了4个公众号,可以引流到不同公众号承载用户,完成矩阵设计。
可复用:
在设计赠送或者领课程的场景海报时,可以设计放置2-3个公众号,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沉淀下来的用户,可以用不同的平台承载。
门槛低:
亮点3:分享海报+邀请8人关注,路劲比较短
且8个人算是少的人数,如果为了免费得到一套书籍,从用户付出成本的心理,他是愿意付出这点社交成本,来获得价值100多元的书籍的。不像有的活动设计,只要求分享,没有结果监控,这样效果是很小的。
可复用:
要求用户分享海报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关注和监控结果(多少人关注,算完成)。人数设计,不超过10个是用户比较能承受的心理范围。
借助工具:
亮点4:借助任务宝、媒想到,加大流程体验感
宣传文案:
亮点5:
1)海报充分用了海报模型,大字标题(免费、0元),颜色(红、黄等)、成品(书籍、纸质书)、名人效应(名师),紧迫感(限时)、二维码。
2)好友扫码关注,只通知推送前3人,后面省略,给出查看任务完成入口(任务宝),文案暖心。
3)推送的课程文案,直击用户职场、管理痛点,给出解决方案,给出行动指示。
即:说痛点共鸣,引发烦恼、痛苦情绪,共鸣——给出解决方案——构建信任——行动指示。
可复用:
海报和文案发的推送,可以尝试使用起来,特别是海报的。
私域流量转化
亮点6:
在完成任务时,弹出添加企业微信的二维码(告知发货时间,以及发送查物流链接),这个符合领书后,想要知道什么时候发货的用户需求和心理,所以添加率比较高。而且添加企业微信后,可以推送课程,后期深度营销。
2
待优化的点
待优化:
个人觉得关注公众号后,推送的消息过多,非常降低客户体验,对用户留存非常不利。经过测试,短短2小时,推送消息多达6条!这个已经严重打扰客户了。
建议:
减少消息发送次数,选择精华发送一次即可。待第二天或者48小时内发2-3条比较合理,推送的内容,应该包含文字(推课程链接)、入群(海报),如果有直播,可以发直播海报或链接。
3
延伸思考
从身边的同事和好友的参与度来看,何川系列的公众号,拉新是非常成功的,社交传播强,多人参与,2个月不到,我微信通讯录已经有52个好友也在关注,通过领书活动,确实吸引了大量用户,矩阵的新增用户应该很不错。
但是,由于短时间大量推送消息,打扰用户,助力我的好友,后期纷纷表示什么时候可以取关,这里可以看出,用户对这个号的过多打扰,是厌恶的(已经盖过免费送书的好感)。
因此,我觉得为了营销,需要广告,需要曝光是一定的,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用户角度和揣摩用户心理出发,用户不喜欢被过多打扰,用户只对利益感兴趣等等。少即是多,打造高质量的推送和深度运营,比频繁推送内容相似、营销性质过硬的广告强。这是后面设计产品、活动,或者说运营时,我们需要避免的。
作者:giverny
来源:每日运营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