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档之争的落幕,上半年电影市场正式"收官"。
据灯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1年上半年院线电影票房已达到268亿,总观影人次6.61亿。相比去年内地影市在年末最后一天才踩线进入200亿大关,今年这一成绩已足够抚慰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现实主义"成为了电影人的一大关注,《你好,李焕英》《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等不少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成绩优异,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题材逐渐成为票房与口碑试金石的趋势。
今年五一档上映的《扫黑·决战》(以下简称《扫黑》)便是一部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佳作。作为打响国内大荧幕"扫黑除恶"第一枪的影片,自上映至今,《扫黑》在线上线下均斩获了不错的战绩:
- 影片上映至第八日,长尾效应凸显,影片单日票房开始超越原本热度极高的《你的婚礼》与《秘密访客》;
- 截至目前票房达4.05亿,观影人次1200万+,#剧情紧凑#、#主演优秀#、#结构清晰#成为热评词汇;
- 影片成功闯入年轻人占据主导的社交语境中,#电影扫黑决战#、#金世佳演技#等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均破亿;在豆瓣评论中,张颂文的演技也被年轻观众直呼"yyds";
- 影片在5月29日登陆爱奇艺平台全网首播后,上线仅两天即登顶爱奇艺电影热播榜、热搜榜以及百度风云榜电影搜索榜TOP2。
一部影片的成功要素诸多。细究来看,《扫黑》这部影片除了题材的创新、实力派演员的加持,更特殊一点,其实在于是由爱奇艺影业全投全控。
自2019年提出"爱奇艺出品电影"战略以来,爱奇艺在电影行业里越走越深。今年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再次重申了爱奇艺"做"电影的投入力度与决心,其全新发布的爱奇艺影业2021-2022片单中不乏具备爆款潜质的作品。
而《扫黑》作为2021年爱奇艺第一部覆盖大档期的电影,也映射着两年期内爱奇艺影业的自我革新,逐渐呈现出了清晰的逻辑和思路:如今互联网已经与电影密不可分,相比于"投"电影,"做"电影不仅是让互联网公司拓展业务,找到新营收增长点,更是会形成长尾效应,与行业内各方一同收获更多。
从"投"到"做"
2016年提出"主投主控"战略后,爱奇艺一直坚持院线电影自制,其前行的每一步脚印都有迹可循:
2019年提出"爱奇艺出品电影"战略,为电影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并建立系统化项目筛选机制,在1486个院线电影项目筛选出13部作品立项开发,涵盖多个类型;2021年持续加大自制电影投入、通过全投全控迅速推进项目,并许下今年上映五部、明年十部、2023年上映二十部的目标。
作为爱奇艺影业全投全控的电影作品,《扫黑》自然成为了研究互联网公司如何做电影的典型样本。
事实上,自2019年提出"爱奇艺出品电影"战略以来,此后的一年时间里,爱奇艺影业陆续收到1486个院线项目,其中343部作品进入初评阶段,73部作品提报内部提案会审评,最终13部作品被筛选进入最后的立项开发。
而针对筛选机制,爱奇艺内部也建立了专业的评估体系,"线上+线下"的双线选片策略,进一步完善了选片标准体系的建立。
而在影片的制作环节,爱奇艺也在发掘有才华的新人导演。
《扫黑》的导演吕聿来与爱奇艺渊源颇深。吕聿来以前更多是以演员身份被业内认知,在尝试做导演后,拿着项目跑了不少电影节的创投,但结果并不如愿。最终,爱奇艺影业看中了吕聿来的项目和能导能演的专业能力,不仅成为了其第一部长片《桃源》的主要出品方,也为《扫黑》的第二次合作埋下了伏笔。
除了发掘和启用新人导演之外,主控电影自然少不了加深对上下游的把控,深度参与到影片的各个环节中。针对《扫黑》这部影片,爱奇艺影业全程深入到了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剧本会、选角、班底组建、影片拍摄、后期剪辑等等。
导演吕聿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的几个细节,其实完全展示出爱奇艺的参与度:例如面对突发状况,爱奇艺的制片组紧急做场景、美术和服化道等方面的应变措施;在拍摄的全过程,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基本全程驻组,对于每一场戏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是影片中张颂文所饰演的县长的出行方式,亚宁都会给出建议。
从项目筛选到制片的全流程把控,成就了《扫黑》这部影片的好成绩。而除此之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扫黑》这部影片题材的稀缺和创新。
亚宁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题材创新是评估项目时会第一考虑的原则。《扫黑》就是一部"题材优先"的电影,国内市场罕见的"扫黑除恶"题材让该片首先吸引到了优质的演员,例如主演张颂文就曾表示其加盟原因之一就是这部影片的题材与剧本属内地市场少见;其次是吸引了观众,因为选材角度的稀缺与罕见恰好可以弥补市场空白,更易打出声量。
方法论的"进阶"
《扫黑》更大的意义也不止于此。"做"出一部成功的电影后,爱奇艺的电影方法论也已经进阶。
首先是思维逻辑层面的进化。
过去,爱奇艺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因为掌握着用户画像和线上观看数据,会更了解线上内容如何更快吸引和更好打动观众。网络电影在题材和故事节奏上与院线电影的不同可以视为一典型案例。如今,爱奇艺去做在线下线上都上映的电影,自然要去兼顾院线观众和线上和受众的欣赏习惯。
以往业内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绝对区隔的理解,在爱奇艺这里其实已经更新。如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所说:"观众不管你是网络电影,还是院线电影,他们只分得清是好电影还是坏电影。"不管是院线还是网络,如今电影都是要靠品质取胜。
与此同时,爱奇艺如今对于类型片也有了更深度的理解。亚宁表示,"爱奇艺出品电影"有明确的三个方向:类型、节奏和情绪共鸣。
强调"类型",是因为电影是文化产品,需要兼顾娱乐属性,而类型片本身的娱乐属性会更明确,并且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被证明市场潜质。强调"节奏",是考虑到了如今用户倍速看内容、偏好短内容的习惯,一两个小时的影片一旦拖沓就会让观众失去兴趣。至于"情绪共鸣",是优质电影必备要素,也是口碑票房的保障。
理念上进化后,具体到操作层面,还有对影片制作工业化的思考践行。
与好莱坞对比来看,中国影视工业化的差别主要集中在产业分散和缺少系统两个层面。影视工业化这么多年难以推动,和环节太多且行业分散直接相关。不管是主观上的各自为战,还是客观上的孤立无援,在整个影视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在剧组管理、具体拍摄、制片管理等都没有一个较为体系化的流程和规范。
目前,爱奇艺已经从自制剧入手逐步地建立规范。通过"做"电影,爱奇艺自然也可以加强对电影工业化的认知及践行。而因为"做"电影过程中与其他多方的合作,以及做出优质电影作品后产生的示范,爱奇艺对电影工业化的认知和践行势必会进一步有效影响全行业,继而在电影行业内建立标准、重塑规则。
当然,聚焦于爱奇艺自身,不论是对电影的理解进化还是对工业化的探索,其实都是在形成一套成熟方法论,产生可复用工作方式和逻辑,为下一部作品的成功提供保障。就像是好莱坞影片大概率会被大众认定是优质影片,爱奇艺以方法论可以让影片更可控,品质更能保证。
"线"的边界消弭
爱奇艺影业从"主投主控"到"全投全控"的升级,背后自然也有着行业大环境的驱动作用。
在海外,传统制片方陆续入局流媒体,再加之疫情影响线下院线正常营业,影片"院网同步"已是大趋,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等好莱坞的"老大哥"们也不得不去打破一直坚守的影院窗口期。
在国内,院网融合的车轮也转的飞快。去年《肥龙过江》提档在爱奇艺超前点映,院转网、院网同步拉开帷幕。
由于有更多原本计划在院线上映或是院线级别的电影来到了线上,PVOD(Premium Video on Demand,优质/高端视频点播)模式也随之出现。爱奇艺也是率先在《肥龙过江》《春江水暖》等影片上进行了尝试应用,为院线片提供了网络发行的新场景。
此外,传统影视公司也早就将视线投向线上,开始陆续入局网络电影。例如以原创喜剧话剧和院线电影闻名的开心麻花,在去年推出首部网络电影《老爹特烦恼》。完美世界影视出品的《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在爱奇艺独播,揽获了超3000万的分账票房。坏猴子影业在近期也宣布与爱奇艺联合推出聚焦网络电影的"星网计划"。
传统制片方随大趋势来到线上的同时,互联网影业公司自然也不会只局限于线上的网络电影,而是向着院线开始靠拢。
爱奇艺影业除了有《扫黑》,未来还有33部电影将陆续进入市场,例如由邱礼涛执导、欧豪、谷嘉诚、俞灏明领衔主演的灾难动作题材影片《绝地追击》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改编自新藤兼人原著剧本「ハチ公物語」的全球知名IP、由冯小刚、陈冲领衔主演的《忠犬八公》已确定今年贺岁档12月31日全国影院公映;而改编自东野圭吾同名作品、由王千源、王景春双王影帝主演的《彷徨之刃》也将于今年年内上映。
当线上线下的融合趋势不断加深,互联网影业与传统影视制作公司其实又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如何抢占先机就成为了关键。
在爱奇艺看来,贡献出"诚意之作"是首要方法之一。对影片的品质要求被提升到了最高处,这就要求主控方首先得在思维逻辑上真正懂电影、懂市场;其次就是得真正入局,自己真正投身"做"电影,在具体操作环节加深对上下游的把控,才能保证影片的质量。
爱奇艺影业从"投"电影到"做"电影正是出于这一考虑。而提前的布局行动,已经让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先机。
当然,爱奇艺影业的行动还在持续。在资金投入方面,亚宁表示目前对于优质的电影项目"已经有了全投的气魄",未来也会与更多优质制作公司建立合作,建立更灵活多样的长期伙伴关系。
同时,爱奇艺影业也在着重扶持着内容的源头——创作者们,目前已经与宁浩、饶晓志、路阳等多位导演达成网络电影战略合作计划,未来三至五年里还将与多位优秀导演共同扶持年轻电影人和有才华的创作者,打造精品电影内容。
此外,爱奇艺影业对电影作品类型已有明确规划。目前已布局了时代弧光、全员硬核、东方经典、青春无悔、快乐至上、奇思妙想六大内容赛道,以现实主义题材为创作基础,精准靶向各圈层用户需求。
从提供资金、提供更多变现场景到深入行业产出更多内容,作为互联网平台的爱奇艺已经诠释出了行业内的一种积极开始。而爱奇艺这样的互联网力量,也已经成为了院线与网络发行之间的枢纽,在未来势必还会推动电影行业探索更多可能性。
作者:祖杨
来源:深响(deep-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