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

今天分享的案例来自混吃等睡的喵童鞋,所拆解的【soul】是如何让新用户上瘾的~

1

优质案例拆解

案例名称:【soul】是如何让新用户上瘾的

案例行业:生活社交

拆解作者:混吃等睡的喵

案例目标:拉新留存

案例标签:测试、圈子

案例背景:

Soul App于2016年底上线,是基于兴趣图谱建立关系,并以游戏化玩法进行产品设计的 Z世代的社交平台。 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低延迟性的社交场域,群聊派对、Giftmoji等创新的玩法更增进了这个“社交元宇宙”的多元化体验。

一、案例数据

1、独立装机量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2、男女比例: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3、用户年龄分层: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4、使用地域: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二、产品定位

以算法驱动的年轻人个性化社交网络,定位“灵魂”的内在交流,注重内涵、弱化颜值,吸引的是注重社交深度的用户。

三、产品核心功能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1

案例亮点及可复用的点

上瘾模型分析——soul是怎样让年轻人上瘾的 

由于这个产品是基于用户大数据进行的智能匹配,所以获取用户标签是soul触发运行闭环的关键,主要获取方式有:注册后基础信息选择、灵魂测试、个人主页标签、所在地域。

以下是上瘾模型分析:

1、触发: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

1)外部触发

回馈型触发:

新用户注册后必须完成简单的灵魂测试,还可以自愿完成其他复杂的灵魂测试,然后产品中所有功能都围绕测试结果进行匹配(回馈)

① 新用户通过主观维度的“灵魂测试”后,系统根据基础画像、人格、兴趣、三观等维度分配用户到契合度最高的星球。

星球中有大量互动功能让用户可以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灵魂匹配、恋爱铃、语音匹配、群聊派对、视频匹配、兴趣群组、soul狼人、校园吧,分别从交友喜好、人群分类、兴趣分类覆盖所有用户群体。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② 每天首次打开soul APP会响一次“连爱铃”激励用户私聊。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③ 每个用户的主页、昵称栏都会显示双方共同的共同点,如星座、年龄段、兴趣、所在地、匹配度等。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人际型触发:

用户被评论、关注、私聊都会收到对应通知。

自主型触发:

① 发布的“瞬间”有其他用户评论后,会使用push通知到发布者。

②宠物游戏的道具充能满、宠物饿了,会使用push通知该用户。

③被其他用户关注、私聊后,会使用push通知该用户。

④通过弹出提示引导用户选择标签,提高匹配精准度。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内部触发:

渴望在网络上交友,但不喜欢在网络上曝光自己真实照片、真实情况。

2、行动:可以用福格行为模型来分析

B=MAT。B 代表行为,M 代表动机,A 代表能力,T 代表触发。

1)动机

产品中有丰富多样又与自身属性契合度高的内容,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快乐。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2)能力

这里要再次提到soul的定位——注重内涵交友,因此整个产品体现的都是神秘感,如虚拟头像、评论自动匿名只有关注了才会显示昵称、都在突出soul的核心价值,算法注重同城推荐再增加亲近感,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把用户的行动能力降到极低。

时间上:

本质上是一款聊天工具,想聊就上线,不想聊就下线,时间管理自由。

金钱上:

免费的在线社交APP,用户没有金钱损失的担忧。

体力上:

如果和自己感兴趣的人聊天也算体力消耗的话,那也是快乐的。

脑力上:

产品以智能匹配+聊天为核心,人格测试是简单的选择题,等系统自动匹配然后聊天,或在广场中找到感兴趣的人评论、私聊。

社会偏差上:

互联网陌生人交友日益繁盛,网民需求越高越多、越来越年轻化。

非常规性上:

定位与众多热门陌生交友APP相反,主打内涵交流。

3、多变的酬赏

社交酬赏

1)每次打开APP都很快收到恋爱铃推荐的高契合度异性用户,主动私聊后收到对方回复的喜悦。

2)在广场浏览到来自同城、异地的各种与自身属性(根据tag推荐)的短帖,评论、私聊、关注后得到回复、好感、回关等。

3)在soul里养的宠物得到其他人的投喂。

猎物酬赏

为了收到更多关注、私聊和评论,不断的发布“瞬间”。

自我酬赏

在产品中找到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内容而喜悦,如:看到有内涵有趣的帖子、宣泄情绪、扩大交际、找到对象等。、

4、投入

需求得到满足的用户也会自觉贡献自己的价值:产出UGC、消费UGC、主动/被动聊天,主要通过三个大功能实现“发布”、“广场”、“星球”。

soul营销案例策略分析-传播蛙

2

延伸思考

1、关于产品定位

从市场上看,定位“看脸”的社交产品已经有陌陌、探探等几个大平台,定位“熟人”社交的有微信这个超大平台,soul想要生存下来只能反其道而行,注重“灵魂”的内涵交流,弱化颜值吸引注重社交深度的用户,从市场来看正好占据了各大社交软件巨头的战略死角,拥有较为广阔的蓝海市场,那么是否也还会有注重商务的垂直社交软件呢?

2、关于产品长期健康发展

这个产品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用户满足最初的需求后失去继续使用的动力,比如找到合适的人后就转移到微信、QQ联系,直到两个人分开了才可能再回到soul。这里我能想到的方式有两种:

1)增加私聊对象“亲密度”功能

比如聊天内容越多、持续联系越长亲密度越高,还支持分享出去,利用年轻人爱炫耀、攀比的心理促进留存。

2)让技术开发可以导入其他APP的自定义表情包

社交软件的自定义表情数量代表用户在这个软件的投入,是一种使用习惯,可以利用惯性心理吸引留存。

3、分析层面

由于这个产品刚使用了一周,也没有找到能聊得很好的对象,所以分析可能有些片面!

作者:混吃等睡的喵

来源:每日运营案例库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