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的日常思维陋习

周末给策划新人准备入门课件。翻了翻新人们方案,也包括自己多年前的方案,不禁发现有些"思维陋习"并没有随着时代而消弭,仍会是很多策划人日常工作中常出的问题。索性简单梳理一二与大家共勉

喜欢"孤身"解决"实际"问题

每次面对新行业新客户新项目都不禁发愁,已有的专业知识并不能很好地去横向迁移使用。在项目里总习惯把每个问题都独特化,更愿意抓住特殊的细节不放,心想着要为特殊的项目提出特殊的解决方案,这样才不辜负客户的期待。

但实际上,项目中先去挖掘思考问题的共性和主要矛盾,找到已有的解决方案,然后再思考在细节上如何做个性化处理,反而是更高效和准确的处理方式。

一个常识悖论:越是你陌生的信息和环境有时反而会越发限制你思考的广度和系统性。

我每次在线下工作坊时都会跟大家用到一个"厨师测试"的游戏,它就是一个非常典型又直观的思维定势案例,这里就不再赘述。

喜欢收集"原始数据"

策划人每当拿到媒体或者行业的"内部/原始数据报告"后就会非常开心,好像是抢到了宝藏地图或是武功秘籍。

但兴奋过后,数据仍旧是数据,全然不知该怎么去加工分析,更别提思考数据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趋势了。比如下图这张小红书官方营销通案里截取的一页,写有APP月活用户2亿,男女比例3:7,一二线城市占比50%……

策划人的日常思维陋习-传播蛙

是不是很多策划人的下一步就是赶紧放进方案里使用了?这里你只需要粗略地多做一步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

比如上述信息去结合国家统计局2021年年鉴中的人口数据,就能知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一二线城市人口总数是5.094亿,那么小红书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整体渗透率就达到了19.63%,而在一二线城市全年龄段女性渗透率达到了28%(而国家统计年鉴中20-40岁女性占全年龄段女性的比例也只有27.3%),那么是不是从侧面可以证明小红书在"一二线城市年轻女性"渗透率已经相当高了,下一步这部分目标人群新用户增长将会放缓,小红书继续破圈新的年龄层、新的性别或是用户市场下沉……
这时候,如果你企业主客户的顾客是二线城市的年轻男性(比如汽车/数码),你根据上述分析和小红书近期动作,是不是提案时更容易让客户意识到小红书有可能市场竞争的新战场!

一个俗套比喻:很多原始/内部数据就ong>壹伴面对新知识&新状况总愿意先"理解并接受"

理解为先---这是人类大脑思维的初始设定,正如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中说的那样:"我们的头脑是一台非常了不起的解释机器,能够从几乎所有事物中分析出道理,能够对各种各样的现象罗列出各种解释。"

这种现象对于策划人来说尤为明显,人们搜集挖掘到某些观点和趋势,往往第一时间就去理解它,然后直接使用它,而不是去批判性的思考它的合理性。这就特别容易导致观点和策略的相互掣肘甚至冲突。这种没有经过甄别就匆匆消化的外来观点充其量只能算个信息,并不能成为你可以复用的知识。

一个日常悲剧:每个道理&观点都对,方案凑到一起稀碎。

迁就"模型"改"思路"

相信这会是策划人最常见但也最不肯承认的陋习。有些策划人会为了用上"某高大上模型"而不惜强行改换自己的解题思路,做了一堆唬人(自唬)的堆砌研究后对解题仍丝毫没有帮助。

比如说一个数码电商日常推广方案里,非要搞一个PEST分析模型,不但不理解该模型的使用场景,更不知道它应该带来怎样的答案或启示,最终只是像体力活一样在方案中拼凑放上几页装装样子……

更有甚者为了在方案中套用某个PPT模板图形,为了给"四个总结"配上一个现成的、漂亮的"五角星"板式图形,硬生生又编造出一个不痛不痒的"新结论"出来……

这时候策划人往往想着,写方案就想答政治试卷,多写肯定没错,毕竟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

但事实真如其所愿吗?在企业主眼里,这种拼凑的无意义的内容只会让你的方案显得更加累赘,主思路更含混不清,甚至在心里给你打上一个行活[不专业]的标签。

一个趣味挑战:下一次在你提案时,方案中如果有个特别想用的图形,你敢不敢试试直接在多余的空处写上"这是假字,我是强迫症为了好看",没准会让你的提案里更多一个轻松时刻。

作者:板砖

来源:舅讲营销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