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一般常见两种商业分析的方法,一种是产品派的,很古典,一切都以产品特色为核心,只关注产品价值;另一种是市场派的,认为增长和营销玩法才是至理。
起初的一些年,产品拓荒期,很多产品从模式到交互都是新的,古典产品价值突出;前些年大平台起量、资本入局,增长和营销变成了重点,数据产品经理、增长产品经理和商业产品经理应运而生。最近两年,行业讨论的话题又转向新的领域,产品价值再次被提出来。
而理解「用户价值」同时理解「商业价值」,其实是更高也更立体的对产品的认知视角。
我见过的企业家里,在这方面,最让我有启发的还是段永平。倒不是他的经验分享,绝对意义上比其它的成功企业家更好、更准确,而是很简单的,他让我把过往经历里杂乱的认知片段整合了,强化和巩固了我的认知。严格说,应该是「确认」和「肯定」了,并不是让我「学习」了。
正如有人问他,是不是年轻时候不信巴菲特,后来才信。段永平回答:我在第一次看到巴菲特的理念时,就很信了。因为内心里天然就笃信这个理念。在没看他之前也信。
段永平是在任何发言里都笃信产品价值和用户体验的,他从来不夸大广告营销的作用,但也不否认竞争环境下该做的市场工作,酒香也怕巷子深(想想成龙和小霸王)。他的认知和经验,是建立在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 等品牌的内部视角,以及他成功投资了网易和苹果的基础上的。
有人说他和史玉柱是营销大王,每次他都很遗憾:并没有看到产品这一层,只是人云亦云的说法。
所幸他是雪球社区的资深用户,特别爱跟网友互动,十年间居然洋洋洒洒写出了大量的内容,出版社整理成了两本篇幅不小的书,已是我近一年心头所爱、睡前必读。
接下来就摘录《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上册·商业逻辑篇)》的我很喜欢的一些内容,不多,一共 11 段。想必能感知到他对商业的认知。
【】中是我阅读的批注。
——
1
像 IBM 或微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衰落,我有我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公司干得很好,它们进行创新,成为或接近成为某个领域的垄断者,然后产品的质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公司开始重视优秀的销售人员,因为是他们在推动销售、改写了收入数字,而不是产品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因此销售人员最后成为公司的经营者。
【销售人员最后成为公司的经营者,这件事在肉眼可见的很多公司都在持续发生着。很多标榜产品文化和工程师文化的公司,看看 KPI 和项目汇报文件,就都露馅了。】
2
利润之上的追求指的是把消费者需求放在公司短期利益前面。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利润之上的追求是奢侈的,不切实际的。但对于顶级公司来说,利润之上的追求是必不可少的。因为:
1,利润之上的追求有一定的虚幻性。
2,利润之上的追求可以增加品牌的美誉度。
3,利润之上的追求可以增加员工的认同感。
【换句话说,就是管理者是否有能力和魄力坚持长期价值,而不是短期利润。这样的商业沉浮故事也在历史中反复出现过。】
3
说说我喜欢苹果的一些理由。这不是论文,想到就说,没有重点和先后秩序。
1. 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或消费者导向做到极致了,对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超越甚至接近(对喜欢苹果的用户而言)。
2. 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或者说生意模式或者说护城河已经形成了(光软件一年都几十亿的收入了)。
3. 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见到任天堂做到过(sony的游戏产品类似)。单一产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处:
a.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将产品做得更好。比较一下iphone系列和诺基亚系列(今年要推出40个品种)。苹果产品的单位开发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单个产品的开发费却是最高的。
b.材料成本低且质量好,大规模带来的效益。苹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极致的,同样功能的硬件恐怕没人能达到苹果的成本。
c.渠道成本低。呵呵,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这话到底有什么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我是20年前从任天堂那里学会的。那时很多做游戏机的都喜欢做很多品种,最后下场都不太好。
4. 苹果的营销也是做到极致了,连广告费都比同行低很多,卖的价钱却往往很好。
5. 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a. 智能手机市场有多大?你懂的!b. pad市场有多大?你也会懂的。总而言之,我认为苹果现在其实还处在其成长的早期,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扣掉现金的话,苹果的今年的未来pe只有12-13倍啊,明年可能要到10以下了。
当然,以上我说的这些点中的任何一点的改变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苹果,如果有苹果的股票的话,就要留心这些变化了。我认为Jobs如果真请长假的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苹果的业务不会有大影响。(2011-01-22)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经典的分析,有很多视角的洞察。注意这个时间,这是在十几年前。早在 Jobs 去世前段永平就预言苹果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坊间媒体的看法多是,苹果已经辉煌不再。其实看苹果的出货量和市值,这些年全都验证了段永平的推断。】
4
对我而言,感觉上搜狐的最大不确定性在其对视频的不断的大力投入。视频是个差异化很小的产品,一堆有钱的公司拼在一起,结局恐怕不太好。(2012-05-04)
【也注意看时间。同样是一段精准的预言,虽然在资本的努力下,验证花了更长时间。】
5
明白差异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当消费者,想象一下自己的体验,自己常去哪里,因为什么而改变等等。(2012)
简单讲一下差异化:就是用户需要但其他竞争对手满足不了的某些东西。(2018-11-05)
【到现场去。】
6
我们理解的本分就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什么是“做对的事情”?难道还有人明知是错的事情还会做的吗?看看周边有多少人抽烟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明知是错的事情还会去做呢?那是因为错的事情往往有短期的诱惑。其实,人们往往知道什么是错的事情,只要把错的事情停止做了,就离“做对的事情”更近了一步。所以,“做对的事情”其实就是发现是错的事情的时候要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段永平应该是在企业价值观上推行本分的第一人。不过跟拼多多说的本分,好像...不太一样?】
7
网友:您做生意的时候,会不会和您的对手比较,或者您会选一个公司做您们的榜样或者追赶的对象吗?
段永平:最重要的是用户的需求或叫体验,其他都是浮云。(2013-07-04)
8
产品的设计当然是消费者导向,技术是隐藏在产品里的,是为产品服务的。没有很强的技术是无法实现消费者导向的。广告是效率导向的,就是把产品本身用尽可能高的效率传达给你的目标消费群。最不好的广告就是夸大其词的广告,靠这种广告的公司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消费者长期来讲是个极聪明的群体。广告能影响的消费者大概只有20%左右,其余全靠产品本身。(2010-04-23)
9
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禁区大概主要是两个:生意模式不好,企业文化不好。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经常说瞎话,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2019-05-20)
【段永平对企业文化的强调非常多。在前些年第一次读到的时候,还没有深刻的认知。这些年对比了去过的不同的大厂,也接触了很多中小公司的老板,逐渐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经营企业并不是一个可以套用的模板,不同的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方式,乃至传递到每个基层,到底为了什么、在做什么、怎么做,就代表的是企业文化。】
10
网友:注意低价有轰动效应才给力,太高价会糟群众否定。
段永平:哈哈,说这话的居然来自iphone客户端。记得中欧有个故事,有个EMBA童鞋上课时对老师说:老师你不懂,我们中国人都喜欢买便宜东西。然后老师问,在座的有多少是开便宜车的?(2012-09-26)
【用脚投票、看 fact 而不是看 opinion,实在很重要。到现在都有很多人认为某些产品是全靠营销做得好,产品自己特别差。这是不合逻辑的。】
11
不是很理解人们常说的品牌溢价到底是什么意思。所谓的品牌其实就是人们对品牌产品留下的印象(好的坏的)。我个人观点长期来讲品牌是没有“溢价”的,不然你就不买了。长期来讲,品牌卖的就是其该卖的价钱。
大多数人买有品牌的东西时肯定不是冲着“溢价”去的。所谓品牌其实就是某种(些)差异化的浓缩。早年我开的车就是属于特别便宜的车,觉得都是代步,没必要多花钱。后来偶尔有一次试了一下“好车”,第二天就去买了一部,因为发现确实差别好大。(2010-06-16)
【另一个视角说,就是同样价位根本找不到替代品,那就谈不上有溢价可言。比如很多人说苹果手机成本低、利润太高,但其实造出 iPhone 的难度不低、壁垒很高,只要做不到这个价格,iPhone 就是同价位最好的选择。产品的价格是供需决定的,不是成本决定的。经济学基本原理。】
12
网友:在中国,娃哈哈与双汇的网络比可乐做得好,可乐与宝洁一样,只是在城市市场强势,在农村市场又很可怜了,有点题外话。
段永平:如果农村市场大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不一样了,还有就是你是用多少年来看的。双汇的网络现在还很好吗?宗庆后很强,他绝对可以在农村市场对抗可口可乐很多年,但“很多年”以后呢?(2011-04-08)
【这个预测也是十多年前的,如今回看,下沉市场可乐也已经大规模覆盖了。】
13
怎么理解“Stop Doing List”?
段永平:主要讲的是做对的事情。它不是一个skill(技巧)或者formula(公式),而是思维方式:如果发现错了,就立刻停止,因为这个时候成本是最小的。我不能告诉你对错,怎么判断对错,要自己积累。
至于怎么把事情做对,要花时间去培养skill sets(就是有学习曲线的意思,要允许犯错误)。坚持“Stop Doing List”,厉害是攒出来的。OPPO跟苹果比,我们在做对的事情上是一样的,但是在把事情做对上可能有些差距。但我们有积累。我们比大多数公司厉害。
“Stop Doing List”没有shortcut(捷径),要靠自己去积累,去攒,去体悟。stop doing就是发现错,就要停,时间长了就效果很明显。很多人放不下眼前的诱惑,30年后还在那儿。错了一定要停,要抵抗住短期的诱惑。(2018-9-30)
14
网友:如何看待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
段永平:提高翻车率的有效办法。(2019-02-14)
【这也对应了「本分」和「平常心」的说法。】
作者:刘飞
来源:刘言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