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的两种逻辑

做品牌的两种逻辑-传播蛙

1 产品--用户--渠道--品牌

这一类初创品牌的特点是:垂直与聚焦。

产品极度垂直,强功能性,使用场景非常明确,能高效解决某类消费者痛点。

人群与渠道聚焦,用户的属性决定渠道的选择,单一渠道触达单一圈层消费,通过圈层口碑营销,让品牌立足市场。后期盈利稳定后,再逐步扩展产品和人群。

这类品牌在初创期,以强产品导向,需要团队极度务实,对消费者有极强的服务意识,人人都是“客服”,所以私域运营往往特别重要。

阿甘在做的品牌就处于这个阶段。

阿甘做的是定制鞋垫,产品极度垂直,人群聚焦,团队从篮球圈开始入手,产品被CBA、NBA等诸多篮球运动员使用,已经稳稳占据篮球圈;目前正扩展至羽毛球、自行车、跑步等运动群体。

选择从篮球圈切入市场,一方面是因为联合创始人的篮球运动经历,有圈层人脉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运动员对鞋子穿着体验有着极高的功能需求,而这恰好是阿甘团队的产品能解决的,为此他们的团队也在产品上做了多项创新,申请了专利。

10人左右(3名工人)的小团队,1个SKU,消费者复购率高达60%以上。

如果用很多“品牌人”的眼光看,他们在做的算不上是品牌,没什么明确的品牌策略、好看的包装设计、漂亮的自媒体内容和官网、没有任何PR、创始人也不会和你分享什么品牌金字塔、大的品牌愿景和未来蓝图。

这些统统都没有。

之前去公司,他们团队给我印象,极度务实。

他们聊的最多的是产品研发,以及每天怎么在几个手机间来回切换,和消费者聊天,解答他们关于产品的问题;如何找到不同圈层的KOC,转化成消费者。

团队虽然分工不同,但每个人都有几部手机,每个人都是客服,一般时间用来做好和客户的工作、售后工作。

目前这个品牌已经在着手推出新的SKU、人群也在向女性、儿童扩展。

记得之前在线上交流环节,我当时分享过我非常认同阿干团队一点:极度务实、经营导向、尊重用户和产品。

对做品牌这件事,大部分喜欢的是“台上一分钟”,希望在“舞台”表演、赢得关注和喝彩;但真实情况是,做品牌,更多的工作是“台下十年功”。

你以为做品牌,上来就是大策略金字塔、好看的视觉、包装做起来;但往往对很多初创品牌,在一定阶段内,这些的重要性往往没有产品和消费者重要。

2 品牌--渠道-产品-用户

品牌的形象和调性非常重要,往往会通过渠道的加持给产品背书、提升溢价,最后触达消费者。

这也是另外一位分享嘉宾Dwan做品牌的思路, 他在做的是设计师品牌PORJECT JOIN ,主要服务明星、网红这类高价值人群。

服装产品,表现性高于功能性,具备极高的“炫耀”和“从众”属性,所以在品牌营销上,往往从“高往低”打,先拉高品牌调性和风格、高端渠道加持、高价位人群背书,才有可能起到带动作用。

无论是从「产品--用户--渠道--品牌」 还是从「 品牌--渠道-产品-用户」,对比分析,你能看到导致了两个团队选择不一样的路径的背原因(团队、创始目的、经验等),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作者:冰瑞 Brui

来源:冰瑞Brui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