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原意指液体渐渐渗入的意思。浸润法就是以周围的舆论持续长久地影响公众心理的方法。其特点是作用缓和而持久,不易形成表面对抗,在潜移默化中对公众心理产生影响,就像“滴水穿石”、“毛毛雨也能打湿衣衫”的道理一样。所以,有的学者又把这方法叫做“渗透法”。
浸润法的作用机制
浸润法对公众心理的影响主要是解决“从”和“同”的问题。“从”就是“从众”,“同”就是“同化”。就是要通过形成周围的舆论一致,使人们产生一种从众心理,并在这种舆论的影响下得到同化。浸润法发生作用的关键是周围舆论的一致性。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1935年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实验让被试坐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离被试15英尺远的地方出示一个亮点,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这就是“自运动现象”,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研究结果发现,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是如果由2人—3人组成一组,在房间里一起观察,互相报告自己的估计,发现相互之间估计的差异逐渐缩小并逐渐趋于一致,说明了从众心理的发生。
对从众心理研究影响最广的实验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索·罗门·阿希(S.E.Asch)设计的。1956年,阿希让7名被试参加一个知觉判断实验。实验材料为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每组卡片都画有直线,其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卡片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与标准直线同长,被试的任务是在实验者面前呈现每套卡片时,找出与标准直线同长的直线。研究的目的在于群体压力对公众行为的影响。有趣的是,7名被试中,有6名为假被试,他们是实验助手,只有1名真被试,真被试排在第6名,在进行的比较中,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判断,真被试必须倾听前5名被试的判断后才能说出自己的看法。他面临要么相信自己的判断,要么跟随大家,结果可想而知,前面的判断越一致,真被试的从众心理就越容易产生。索·罗门·阿希的实验进一步证明:只要有三个人意见一致,从众现象就会随之发生,并达到约35%的概率。
这表明,当周围舆论一致时,或至少是表面一致的时候,对公众个体就会产生浸润式的作用,使他们放弃或隐藏自己的不同意见,而达到与其群体意见的一致;当周围舆论的一致性被打破时,从众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人具有社会性,有合群的倾向。当人们在对某种事物处于无知状态时,或是权衡自己的意见和周围的舆论不合有没有必要坚持自己意见的时候,合群的倾向往往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从众的心理。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本来对公众提出的某些不合理的要求感到气愤,对个别内部成员的错误感到不能姑息,但在周围舆论的压力下和一致劝说下放弃了原则、作出了妥协;有时候,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但在周围舆论的一致劝说下,又对自己发生了怀疑,最后自我否定,放弃了自己的意见。意见转变后的从众就是同化,它是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内部发生的趋同于外部影响的质变。
浸润法的运用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现象。如在评价一个商品或一个组织时,当某人讲出看法并有两、三人认同后,其他人也会随之附和,但如有两、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第一个提出的看法往往就会被否定。由于人们一般都或多或少惧怕和周围的舆论不一致,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多数人都不会抢先发表意见,而是抱着“等一等”的心态,等别人先发表意见后再相机行事。因此,那种所谓“我们的看法完全一致的”说法,很难有其真实性,实际上最后几个发表意见的人和极少数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不同意的人,很可能心里就有不同意见,而是迫于周围舆论的一致,使他们放弃或隐瞒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在运用浸润法去影响公众心理时,组织团体应当形成正确的舆论,用正确的舆论来影响公众,引导公众放弃错误的意见,认同正确的意见。最终和多数正确意见实现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