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效应有哪些

传播效应有哪些-传播蛙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先入为主”,在人们认识某一现象时,通常“第一印象”对以后的判断存在影响,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第一次听到的。

Tips:注重首次发声,奠定舆论处置基础;善用第一印象,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二、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源于从众心理,是一种人们害怕被孤立,向群体中的大多数靠拢的现象。这种效应的发起者常营造出“加入我们,否则就是与大家作对”的氛围。

Tips:善用信息把关人传递事实,拆解非理性群体的信任基础。

三、逆反效应

逆反效应又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一种心理逆反现象。在舆论引导中,如果沟通中一方过分强调自己意见,或者以强硬方式要求或禁止另一方行为,会刺激对方产生不适、反感的情绪,并通过对抗行为表达。

如在一些“删帖”、“禁言”等强硬处置措施中,逆反效应明显。你删除网民一篇网帖,他会注册多个账号进行连发;你禁言某人一段时间,其后他会变本加厉的回击。在舆情处置中,一旦涉事机关不能转换思维,未能站在平等的角度与公众构建有效的交流机制,或者过分限制某些信息的传播,就可能激发网民产生逆反心理,令这种效应成为阻碍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难点。

Tips:日中则昃,管控需有度;水满则溢,收放需有方。

四、阴谋论效应

阴谋论效应是指公众有时会陷入一种认知怪圈,认为某一个强大的团体或组织通过秘密计划和有意的隐蔽行动,对现实事件进行控制的心理倾向。阴谋论效应下的信息往往缺乏证据,其荒谬的逻辑是很多谣传的基础。

舆情事件中,由于政府部门在实情和舆情处置中有流程的要求,一些信息不能通报或不能迅速通报,在这种“信息真空期”下,多种类型、立场各异的信息易在舆论场中流传,一些“阴谋论”也借机泛滥并成为很多谣言的“温床”。

Tips:用证据回击阴谋,用事实证伪假设。

 五、关联效应

关联效应是指舆论对多个意义上密切联系的事件进行组合,使事件效果产生叠加,在传播中形成共振的效应。

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同类案件关联类比,引发舆论争议。第二,相似案件情绪叠加,提高案件敏感度。第三,极端个案推动相似话题井喷。

Tips:“一案一释法”,区分个案特殊性;“类案常汇总”,消除法律薄弱区。

    六、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效应即某一重大舆情聚集了大量公众注意力,为借机寻求自身问题的解决,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不被关注的隐性问题集中爆发在公众视野中(定义援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相关论述)。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舆情事件中,舆论焦点发生变化,出现了明显的舆情转移。搭车的事件大多是虽然沉寂但却一直未被打捞的“潜舆情”,包括民生问题、烂尾事件、贪腐举报、重大公共政策议题等。

搭便车效应多发生于重大突发舆情,公众对事件本身的关注会扩大至地域、现象等宏观范围,一些此前不被关注的话题可能因此而成为焦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即为这类现象的典型描述。

Tips:重大舆情需要注重处置细节、提高媒介素养、加大引导外延,以免“摁下葫芦起了瓢”,衍生“舆情连续剧”。

 七、站队效应

站队效应是指网民在舆情事件中根据冲突双方身份、地位、道德等因素选择立场之后,不问事实经过、不看法律规定,盲目表示支持或批判。

例如,“富人和穷人冲突了肯定是富人的错,城管和小贩冲突了肯定是城管的错,警察和百姓冲突了肯定是警察的错”,这是一个两年前流行的段子,准确描述了舆论非理性站队中“看谁弱势就支持谁”的价值判断。随着网络舆论生态走向理性和法治,显性的非理性站队现象有所减少,但隐性的非理性站队仍然存在,值得高度警惕。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