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传播裂变海报设计方法
本次笔者将与大家聊聊以产品思维角度去思考设计--爆款实物裂变获客海报,下文附设计思路+"套路"模板。 笔者曾帮助企业裂变获客数百万,后期海报裂变层级稳定20级以上。 也分析总结过很多大厂裂变海报,但可能还存在经验的局限性,如果你是一个小白,那么请往下看,你将受益匪浅,如果你是一个大佬,那么也请往下看,希望能有更多的交流。 一、用产品思维去思考设计 在朋友圈看到海报的人,和看文章…- 382
- 0
-
如何有效提升点击率?
UI设计师在做需求的时候,经常会接到以提升点击率为目标的需求。 提升点击率,设计师朋友第一反应就是提升操作功能的视觉抢点,从而强化功能操作,提升点击率。 如何系统的提升点击率,我这里总结出4个方向,看完之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本文大纲如下: 1、布局设计 2、文案设计 3、引导设计 4、营造场景感 一、布局设计 不同的布局,会对点击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操作按钮布局越明显,点击率越高。 微博将发送微…- 809
- 0
-
5个让设计变得惊艳的方案
很多读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出优秀的甚至很惊艳的设计方案? 大家拿着产品需求之后,很容易就没有头绪,不知道如何下手,最多也就看看相关的竞品,借鉴竞品的思路和方案,然后就开始做设计。 这样的话,设计师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设计推导。有没有一些方法,让设计师做出符合自己的设计方案呢? 这里我总结了5个方法,可以助力设计师做出优秀甚至惊艳的设计方案。以下是本文5个方法的大纲: 1、拆解设计需求…- 558
- 0
-
品牌、创意、文案、设计之间关系
在广告公司的时候,有一个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工作部分,就是“想创意”,一个通常由设计和文案人员组成的“Brain-storming”。 这也是很多广告公司会将设计和文案人员统称为“创意部”的原因,这两个工种,承担了广告公司中绝大部分广告表现的内容输出。 在广告界,通常会以“广告作品的创意性思维”来定义广告创意,它在英语中被表达为:idea & creative。所以“想创意”也经常会被喜欢夹带…- 1.6k
- 0
-
如何让版面的视觉效果更好
网格系统作为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和辅助工具,一直困扰着想要学习版式设计或者想要提高版面编排能力的设计者,其庞大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性使用逻辑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设计者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这一基本技能,然而很多设计者在学习的时候也只是了解了最基本的知识框架,并没有掌握应该如何去使用网格或者说是如何灵活的使用网格,反而被网格系统的框架所束缚难以巧妙的和针对不同的需求随机应变。 网格说到底其实就是在编排过…- 952
- 0
-
交互设计中的五个要素
机缘巧合下拜读了辛向阳教授的论文——《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认知到交互设计的主要对象是行为。 交互五要素,即people、purpose、contexts、means、actions。 本文主要聊聊我理解的交互五要素。 1. People用户 用户,要明确我们需求用户是哪类人,我们究竟为谁做设计。 用户类型有两个维度:角色分类和使用程度。(我姑且先这样定义) 1.1 角色分类 举个例子…- 1.3k
- 0
-
八个审美意识探析设计理念
日本的设计、艺术风格大多以简洁为主。无论是现在深受大家喜欢的无印良品,还是优衣库,都是简洁风。“Less is more”,极简也是乔布斯所主张的设计理念,他说,极致的简约,我们追求的是能让产品达到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品质。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微信对交互体验的目标就是做到“自然”。他个人欣赏无印良品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设计应当挖掘人的本原的体验倾向。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这本书是日本设计…- 1.3k
- 0
-
全局最优与局部最优的玩法设计
全局最优与局部最优有什么不同? 一些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能累加成群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保罗·萨缪尔森指出,这是“合成谬误”——误以为在局部成立的事,就能在全局成立。 萨缪尔森的侄子、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举过一个例子:会场里一个观众站起来,他看得更清楚了,能推广到整体吗?当所有观众都站起来,那谁也看不清了,还更难受。 在运筹学领域,“贪心算法”寄希望于,通过每一步选择当前的最…- 2.3k
- 0
-
人性设计:拆穿5个人生道理
我从2006年进入广告业,至今已在广告公司待了13年。不论媒体环境和营销技术如何变化,我始终相信广告的本质是人性。正如广告大师霍普金斯所说,人性恒久不变。 广告是一门洞察人性的学问。只有读懂人心,你才能说服他们改变想法、实施行动。 在广告业,有一句人尽皆知的名言,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这句话是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不过它是有特指对象的,罗斯福说的是阿尔伯特·拉斯克。 拉斯克曾做过美国…- 1k
- 0
-
设计师们的“三大职场错觉”
人生有三大错觉:手机在震动、有人在敲门,她可能喜欢我。 时至今日,这三大错觉已经衍生出无数版本: 手机震动、我能反杀、她喜欢我; 她还爱你、股票会升、楼市崩盘; 她喜欢我、他喜欢我、它喜欢我; …… 当然,由于每一个人的出身、天赋造就的人生体验不同,“三大错觉”大同小异。 但是,一旦我们追根究底,也确实能够发现大多数潜藏的“规律”:比如我们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对他人的期待太大以及感觉自己很重要,以为…- 1.1k
- 0